冷門專業突然火了!就業率奇高!
2020-08-06 21:20:36 來源:合肥晚報
1
聽新聞

“高考676分”、“留守女孩”、“北大考古專業”……高考志愿填報正當時,一個又個標簽讓普通人眼中冷門的考古專業再一次“出圈”。

8月4日,記者了解到,在安徽,考古學專業也是稀有名詞,目前僅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安徽大學2所高校設置該專業。

其中,面向本科招生僅安大1所,2018年之前實行的還是“隔年招生”。

【專業設置】

安徽僅2所高校

設置考古學專業

提起考古專業,很多安徽的高考生在志愿填報時,可能很難在《報考指導》中準確的找到。因為,相比于火爆多年的工學、法學、英語等專業,甚至是“后起之秀”人工智能、大數據專業,它,真的太“高冷”。

“目前在安徽省的高校,僅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安徽大學兩所高校設置了考古學專業。”據安大歷史系考古學專業教授、考古教研室主任張愛冰介紹,這其中,還僅有安徽大學1所高校面向本科招生,中科大主要招收研究生。

這種情況還不僅僅在安徽省。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除北京大學、西北大學、吉林大學設有較為領先的考古專業外,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等院校也開設這一專業。

“過去,全國高校里也只有10幾所高校設置考古專業,現在隨著對文物保護的重視以及博物館陳設需求的增加,應該有20、30所高校設置這一專業,但相比于計算機、外語、法律等其他熱門專業來說,它真的是少之又少。”張愛冰介紹,即便是加上與考古相關的文物保護技術、博物館學等專業,全國高校里涉及到考古相關的專業數量也僅在70個左右。

【招生情況】

目前每年招20人左右

作為我省唯一面向本科招生的“神秘專業”——安大的考古學專業每年招生情況如何?

“2018年以前,安大的考古學專業實行的是‘隔年招生’,每兩年招收20人;這幾年實行的是大類招生,整個歷史系每年招收70多人,其中考古學專業占到20人左右。”張愛冰說,這也意味著,2018年以后,該校的考古學專業招生人數整整“翻了一番”。

“隔年招生”,這在我省高校的專業里實屬少見。

“一方面,考古專業并不是一個應用型專業,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填報意愿還要考慮學校的師資設置;另外,考古專業的投入比較大,要培養一個專業型人才必須要經過理論學習、考古實踐甚至是跟著課題跑,所以不可能招收過多的學生。”他分析,如今每年20人的招生數量也是經過精準核算的。

記者從校方了解到,考古學專業隸屬于安大的歷史系,平行的還有歷史學專業,2018年實行“大類招生”以后,填報歷史學的學生需要完成一年的學習以后才分流。

“從這兩年分流的情況來看,選擇考古專業的學生反倒很多,歷史系學生大一的平均分必須排名靠前才能自主選擇進入到考古專業。”讓張愛冰倍感意外的是,學生進校后對考古的“熱度”不降反升。他分析,除了學生對考古實踐的興趣滿滿外,不愁就業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學什么】

考古不僅僅只是“挖墓”

考古專業到底學什么?是不是整天拿著考古鏟跟泥土親密接觸?

“這可能是外界對我們考古專業最大的誤解。”談及高分女生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被網友力勸的熱點新聞,張愛冰說“得為考古專業正正名”。

關注到北大給這位考生得回復中提到“守夜于田野之間、樹人于實踐之中”,他頗為感動。“北大的回復很好總結了考古專業的意義所在,學生既要去進行田野間的文物發掘,更要去做好保護、研究和展示,這其中蘊含了大量的自然科學和文化傳承的意義,可不僅僅是網友們所描述的‘挖墓’……”

雖然不只是“挖墓”,但考古實踐可是每位畢業生要過的“第一關”。

“我們考古專業的學生有一個學期要參加專業的實踐,畢業時,他們還要參與到真正的考古發掘中,這個過程學生們很喜歡,其他專業的學生也很羨慕。”他介紹,去年,該校考古專業的學生們就第一次走出省實習,前往河南省的新砦考古遺址進行考古勘測,“零距離”和文物接觸。

考古發掘之外,學生還要參與到一個個項目中,深度做好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份,安大考古專業就“牽手”南陵縣,通過大工山銅礦遺址的發掘,支持該縣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學生也參與到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文創開發、鄉村治理等領域與南陵進行深度合作,謀劃鄉村振興。

“不僅僅是田野之間的發掘,學生會直接參與到這些具體的項目中去,借由考古技能延申到更有意義的文化傳承。”張愛冰說,不僅如此,學校還建有兩個實驗室——考古與文物實驗室、科技考古實驗室,文理學科的交叉也讓學生在課題中感受文化的研究和傳承。“希望這些,能打破外界對我們考古專業的既有印象。”

【就業】

歷史學專業就業率約95%

高分考生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網友們爭議的焦點還在于“就業率”。考古專業真的很難就業嗎?畢業生們都去了哪?

“根據我們前幾年的統計,事實上,考古所和博物館以及文物管理部門等事業單位都是考古專業學生就業的選擇,也有很大一部分本科畢業生去考研、考博進行深造。”張愛冰說,實際上,網友對考古專業就業率的擔心在每個專業都會存在,哪怕是計算機、大數據這些近年的“熱門專業”。“應該說,考古專業全省就我們一所招收本科生,每年就20位學生輸出,除了繼續深造的一般都能對口到文博系統單位去。”

“尤其是這些年來國家對文物保護的重視,各地博物館熱的興起,也讓考古專業的就業前景更為廣闊。”他列出一組數:近年該校歷史學專業的就業率長期保持在95%左右,位于學校專業就業率前列;歷史學的保研率高達30%……

■事件回顧

今年高考,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鐘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績,考取了北大,選擇了她鐘愛的考古專業。消息一出,卻遭到一些網友質疑,稱“沒錢途”“考古專業冷門,不容易找到好工作”……

這件事引發網友熱議,也掀起了考古界的廣泛關注。各地博物館、考古機構和工作者紛紛出聲支持,還為她送上各種禮物,讓她成為考古界“團寵”。

突然火了!這個專業就業率奇高!

↑微博截圖

8月2日中午,鐘芳蓉開通微博作出回應,稱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是受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的影響選擇報考考古專業,感謝大家的關心。

8月2日晚,樊錦詩先生回應了!她得知此事后,決定和北京大學顧春芳教授一起,為鐘芳蓉送去《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一書,還寫信鼓勵鐘芳蓉:“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靜下心來好好念書”。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