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區第七中學舉行勞動教育實踐研學活動
2020-08-07 21:45:45 來源:黃河新聞網
1
聽新聞

“生活從來都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平日生活在城市當中的我們,寬闊的馬路,林立的高樓,繚亂了我們發現美的眼睛;緊張的學業也蒙蔽了我們感受美的心緒。”該校劉禪書記介紹說,“勞動教育實踐研學活動,無疑是我們感受美,發現美,拓展視野,培養情操最好的途徑。由于疫情防控的常態化,我們這次研學活動不能走出我們的家門,但是,家鄉的美仍然能讓我們心曠神怡。所以,我們朔城區第七中學組織走進家鄉勞動教育實踐研學活動,就是要通過挖掘家鄉的文化,感受家鄉的美麗,發現勞動教育的美好,來增長我們更廣闊的視野。”

8月3日上午8時許,八年級兩個班140多名學生,乘坐大巴車井然有序地駛入位于西山腳下的“北歐小鎮”教育綜合實踐基地。教官致辭,熱烈歡迎大家的到來,開營儀式在動感十足的“卡路里”舞蹈中拉開序幕,同學們在教官們的帶領下跟著奔放的旋律舞動步伐,盡顯青春活力。熱情飽滿的同學們在教官的耐心指引下被分為四個中隊,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聽從著教官的安排,聲音洪亮地回應著教練的命令和口號,滿臉都充滿著對本次教育實踐活動的期待。

走進香包制作工坊,同學們立刻就被家鄉獨特的傳統手工技藝深深吸引,他們認真聆聽手工老師詳細介紹“雁門苦豆豆香”作為民俗文化代代相傳的歷史。現如今,它回歸新時代,攜"苦盡甜來"之傳統文化元素,以“香"喚醒世人"天人合一”之天性。同學們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相互協作搓擰出美麗的五色線,固定布塊,穿針引線,縫制邊緣,填充棉花和香料,一個個精致可愛的香包呈現在孩子們手中。欣賞著自己親手縫制出來的香包,感受著勞動帶來的喜悅,同學們被家鄉傳統工藝帶給我們的情趣和溫馨深深感染著。

“躍動思維活動室”里杯子舞和手指操更將同學們的參與熱情推向高潮,杯子舞共有四個分解動作,在經過近半個小時的認真練習后,同學們的表演呈現出格外整齊的效果。這既考驗了同學們的團結合作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合作能力,使同學之間的配合更有默契。手指操共有七套動作,孩子們伴隨著音樂舞動,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這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肢體協調能力,同時也開發了大腦的思維。

同學們期盼很久的真人CS項目在下午展開。教練幫助孩子們佩戴好裝備,孩子們立刻就比劃起來,舉槍、射擊,好不威風,像極了電視中的特種兵。剛一宣布游戲開始,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追趕射擊"敵軍",雖然進行的是“城市戰”,可是槍聲、吶喊聲還是不絕于耳。許多同學滿臉通紅、大汗淋漓,即使"陣亡",還是舍不得摘掉頭盔,脫掉戰衣。還有幾個女生發現自己的同伴被"敵軍"圍攻,于是她們圍成圈來掩護自己的戰友。我的內心幾次被同學們看似戲劇性的舉動深深觸動,這樣的游戲是多好的愛國主義和團結互助責任擔當教育啊!

最驚險刺激的就是“高空挑戰項目”了,此項目分為“空中單杠”和“高空斷橋”,同學們可任選其一。活動前同學們認真地聽教官講解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 活動中同學們勇敢挑戰自我,從滿臉通紅到面色蒼白,有的同學戰戰兢兢不敢站立,有的站立許久不敢躍起,但最終在同學和老師的鼓勵下,克服心理恐懼,勇敢地邁出第一步,躍身而起。這一活動項目讓同學們深深地體會到了即使是一個人的挑戰也關乎整個團隊的事情,我們每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要克服了自己的內心,沒有什么做不到,只要有恒心和敢于面對困難,敢于嘗試,一定可以獲得成功。

“雖然只有一天,但互助的喜悅,自我的挑戰……讓學生們在活動中收獲了知識,收獲了友誼,收獲了對自我的超越。社會實踐活動是一個活生生的課堂。”尹貴老師深有體會地說。

據了解,該校始終注重學生素質教育,將社會實踐研學活動列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常態活動內容,在拓寬學生知識視野、鍛煉學生多種能力、培養學生高尚情操等方面收到良好效果。

校長邊國良表示,今后,學校將繼續積極組織學生走出校門,走進鄉村,走進社區,走進工廠,走進田間,走進大自然,幫助學生了解國情,挖掘文化,開闊眼界,鍛煉能力,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搭建廣闊的平臺。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