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假受疫情影響姍姍來遲,但畢竟已經來了。“神獸”放假,家長必須理性面對。因為疫情影響,小孩在暑假的很多活動受到限制,外出機會減少,宅家面對家長的時間增多,所以家庭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茂名市教育局為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新時代黨和政府對家庭教育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深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于近期舉行了“2020年茂名市家長學校教研員專題培訓班”。該班是近年來這類培訓參加人數最多的、時間最長的。邀請了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景玉平教授等專家前來上課,同時,也邀請了全國家庭教育示范區——佛山市家庭教育名師前來傳經送寶。由此可見我市的家庭教育培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也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儲備了專門人才。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教育的一部分,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失敗,直接影響著小孩的健康成長,影響著家庭、社會的興衰。
那么,老師應怎樣指導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效能呢?筆者認為,首先應該遵循如下幾個原則:1、思想性原則。教育兒童必須遵循黨的教育方針,以兒童健康成長為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堅實的基礎。2、科學性原則。遵循兒童成長的規律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兒童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有其發展規律,家長在實施家庭教育時不能違背兒童成長規律。兒童成長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家庭教育要依據兒童成長特點,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其中,尊重和保護兒童權利是家庭教育的基礎。3、兒童為本原則。家長教育孩子時,應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個性差異,創設適合兒童成長的必要條件,保護兒童各項權利,促進兒童自然、全面、充分個性發展。4、家長主體原則。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兒童的教育和影響十分之大,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思想品德、價值觀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培養等等,很大部分來自于家庭教育。
那么,家庭教育的核心和重點是什么呢?大家都明白,家庭教育的重點在于教孩子如何做人。家庭教育要從養成良好習慣開始。逐步培養兒童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兒童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養成明禮誠信、勤奮自立、友善助人、孝親敬老的良好思想品質,增強兒童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使兒童養成好思想、好品質、好習慣、好人格,培養兒童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
家庭教育是家長和兒童共同成長的過程,家長素質是影響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家長應當努力做到舉止文明、情趣健康、敬業進取、言行一致、好學善思、不斷進取,要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質教育影響兒童,以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良好家風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保障,所以家庭教育要倡導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親子平等、鄰里團結的家庭,要創建民主、文明、穩定的家庭關系,家庭成員要共同構建優秀家庭文化,傳承良好家風,為兒童健康成長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家長要學會優化家庭生活,為兒童提供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活動。
就今年短暫的暑假來說,家庭教育要結合防疫工作進行,假期學習之旅要遠離疫區,要結合我市“四城同創”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社區組織的活動,為“四城同創”出力,以鍛煉孩子的適應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要教育孩子遠離黃賭毒,要有節制看電視,減少或不玩手機游戲,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有條件的家庭,要通過親子活動,走出家庭走進大自然,與孩子共同感受生活的美好,使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