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學生群體里,有這樣一批特別的“大齡”學生,他們有的已在國內擁有資深工作經驗,有的已成家立業,有的已在本行業小有名氣,但他們都做出了一個共同的選擇——跳出舒適區,辭職出國留學。
收拾行囊,再次出發,并不是件輕松容易的事。離開熟悉的環境,重新開始一場求學“探險”,是甜蜜與苦澀交織、美好與無奈輪番上演的別樣人生。
李格:在法國邂逅愛情
7月13日原本是普通的一天,但對于37歲的李格來說,因為混血女兒“小龍貓”的出生,她完成了這份“遲到的作業”,給平淡的生活帶來了巨大驚喜。
從中華女子學院畢業后,李格成為了一名旅游行業的自由職業者。起初,她在北京接待國內游客,后來又開始接待外國游客,接著又側重于策劃主要面向歐洲的出境游。
2012年,李格加入德國TUI(國際旅游聯盟集團)公司,從事高端旅游行業并組織商務旅游與會議展覽等項目。得益于這份“全球打卡”的工作,入職幾年時間里,李格已涉足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腳下的路越走越遠,視野也越來越開闊,李格對歐洲文化有了新的認識。
那時,李格也遇到了職業生涯的迷茫與疲憊階段,恰逢全球奢侈品行業逐漸升溫,李格有了試試新工作的念頭。2015年,為了嘗試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性,李格決定辭掉工作,前往法國巴黎IPAG高等商學院攻讀奢侈品管理專業。那年,她32歲。
決定去法國留學的時候,李格已畢業將近10年,要重新回到學習狀態并不容易。語言考試中某些專業詞匯極其復雜,大部分為商務交流對話,李格為自己設定了“最后期限”——兩個月內必須完成學習。她笑稱,那是又一段“魔鬼式”學習的經歷。有心人天不負。兩個月后的考試中,李格順利通過語言考試并獲得了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母親并未想到,原本以為只是“隨口一提”的女兒早已在心底拿定了主意。李格說,一開始母親認為李格已經到了婚嫁年齡,突然辭職留學的做法只是“一時興起”,沒有當真。但當半年之后她拿到offer時,家人才明白她是在認真對待這件事。“最初,我畢業之后選擇先工作,當時的目標就是周游世界。如今這個目標我認為已經達成,我想要開啟下一階段的目標,去為自己尋找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奢侈品管理是法國的“黃金行業”,到巴黎后李格才發現自己是班上年紀最大的學生,同時,也是成績最好的學生。在巴黎的兩年里,第一年她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在了學業上,第二年則主要采用游學方式,在完成學業的同時走遍了巴黎所有的博物館與藝術區,足跡遍布大街小巷。巴黎,這座同時擁有歷史與時尚的浪漫之都,使她的藝術涵養得到了綜合提升。
海明威在《流動的盛宴》中曾這樣寫道:“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論去到哪里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
這座城市的浪漫,對李格來說有獨特意義。就在這里,李格邂逅了她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與如今已成為她丈夫的蓋遙墨一見鐘情。而后,蓋遙墨放棄了法國的生活,與李格一同回到中國發展,不久前,倆人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回望自己的選擇,李格十分感慨,“‘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不要自己給自己設限,人生有無數種可能,認為對自己有價值的事就應該放手去做。腳下的每一步都會成為人生的寶貴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