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創新藍皮書·中國傳播創新研究報告(2020)》發布
“新聞+游戲”實現愛國主義教育破壁傳播 教育、娛樂付費領域需求激增
近日,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組織編撰的《傳播創新藍皮書·中國傳播創新研究報告(2020)》正式發布。
據介紹,自2018年創刊以來,“傳播創新藍皮書”每年圍繞社會傳播、經濟傳播、政治傳播、文化傳播、媒體傳播等五個維度,全面總結并深入探查中國傳播創新的新理念、新政策與新實踐,持續為提升中國傳播能力提供方法與路徑。2020“傳播創新藍皮書”系統梳理和分析2019年中國傳播創新的熱點和前沿,提出了19項最新看點,總結了中國傳播創新呈現豐富性與多元性特征,并朝著公眾驅動傳播創新的方向演進。
新聞和游戲深度融合,主題宣傳成“爆款”產品
《報告》顯示,新聞和游戲的深度融合讓更多主題宣傳成為了“爆款”產品。結合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多家媒體將主題宣傳融入進游戲當中,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用戶的游戲體驗,引來網友廣泛參與。面臨青年為主體的移動互聯網用戶群體轉變和萬物皆媒的多元化挑戰,主流媒體通過與游戲跨界融合,將家國情懷的新聞元素解碼為游戲設計,從而實現愛國主義教育的破壁傳播,吸引目標受眾沉浸體驗,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提升傳播有效性的有益嘗試。
在線教育、知識付費、泛娛樂消費領域需求激增
2019年在線教育、知識付費、泛娛樂消費領域需求激增。根據2019年CNRS-TGI數據,72%的城市居民認為“不斷學習新的東西很重要”。其中,未來1年有計劃參加教育培訓的居民中,有35.0%計劃參加職業技能培訓;29.9%計劃參加外語培訓;26.7%計劃參加學歷教育。然而如今人們的時間更加碎片化,如何快速地學習知識、掌握技能,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泛娛樂消費方面,80后、90后作為第一批內容付費用戶,推動了音樂付費、視頻付費、知識付費等行為從0到1的轉化。2019年,直播、短視頻迅速躥紅,尤其以小鎮青年為代表,在短視頻、游戲、直播等泛娛樂領域的消費有顯著提升,進一步證實了下沉人群的消費升級。2019年,城市居民對“我會考慮付費購買在我手機上使用的內容,比如音樂和視頻”的認同比例達67.9%,相比于2018年提高20.8%。預計未來隨著他們逐步替代沒有付費習慣的年長用戶后,整體付費用戶規模將持續增長。未來10年,互聯網音樂、互聯網視頻行業將處于內容紅利期。
此外,該《報告》還從報網深度融合、在線數字社區助力西部農村治理、跨文化傳播、中國數據泄露與保護制度創新等等多個角度系統分析總結了2019年中國傳播創新的新理念、新政策與新實踐,為未來中國傳播創新方面的進步指明方向。(叢芳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