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疫情,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定義學習,思考技術如何賦能教育。”8月23日,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在致辭中表示,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進行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互聯網教育實驗,線上教育也經歷了一次真正意義的“大考”。雖然實現了“停課不停學”,但在硬件建設、資源整合、質量評價、隊伍素養等方面,與現有的技術和時代要求還有差距。后疫情時代,教育同樣需要“新基建”。要把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重構學習中心和學習流程。
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西北師范大學聯合主辦,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和北京新東方公益基金會協辦。論壇主題為“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停課不停學的經驗與教訓”。本屆論壇有三個精彩看點:一是專家云集,代表性強,可以聆聽來自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二是全面深入了解目前在線教育的現狀,啟迪對未來教育的思考;三是產學對話,見證科技賦能教育的有效探索。
西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張俊宗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學校積極探索互聯網+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信息化背景下“未來學校”究竟該是什么樣的形態,面對信息化革命,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學業成績如何評價?這些問題迫切需要中國答案。在這個面向未來教育的中國答卷中,應該包括“多個學習中心、多種教育形態、多樣教學模式、多面學習場景、多元學習角色”等這樣一些關鍵詞。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副組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周洪宇認為,以這次新冠肺炎防控為契機,如何解決教育信息化發展中的問題和困難,加快促進西部教育信息化健康發展,值得進一步思考。從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在線教育帶來的挑戰來看,他談到了網絡環境、教師綜合素質和家校合作等八個方面的影響。
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主席、國務院參事、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友成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結合停課不停學,展望未來鄉村教育。他認為教育信息化在我國教育的各個層面都在快速推進,教育信息化能優化教育供給、更新教育管理、賦能教師與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質量,要盡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信息化進一步擴大教育的數字鴻溝。
此外,多位專家學者、一線教育工作者、教育機構及相關企業負責人圍繞 “西部學前教育”“西部高等教育”“西部職業教育”“西部鄉村教師培訓”等話題,展開了切實的討論。圍繞主題,各位嘉賓談經驗、講問題,為西部教育發展把脈開方。
據悉,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是由著名教育智庫“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發起創辦的一個專題論壇,目的是推動西部地區教育發展,吸引更多的教育家、企業家等社會各界人士關注和支持西部教育。去年8月,以“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為主題的首屆“中國西部教育高峰論壇”在甘肅省天水市成功舉辦,在教育界和社會上產生了良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