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類一流本科專業的建設與發展趨勢
2020-08-27 14:48:17 來源:中國網
1
聽新聞

2018年6月,教育部召開了新時代中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吹響了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的集結號。教育部印發了《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金課”即一流課程,可以歸結為具有“兩性一度”: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課。

2019年底以來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疫情之下,教學計劃被打亂,原本的授課模式收到巨大沖擊。教育部發布《關于統籌做好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空和教育改革工作的通知》通知,疫情沒有得到基本控制之前不開學。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各高校紛紛開展線上網課。“線上金課”作為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中含金量最高的內容之一,受到廣泛的關注。多維度深入調研在線課程的效果,穩步提高“線上金課”質量勢在必行。

南京審計大學的趙曉蘭、蔣思佳等17位同學組成的社會實踐小分隊,在指導老師王欽、王軍偉的帶領下,以“疫情沖擊下工商管理類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及在線課程質量調查報告”為題進行暑期實踐,對中國高校入選教育部第一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的工商管理類專業進行調查,分析工商管理一流本科專業的分布情況和現狀,分析新冠疫情沖擊對一流本科專業和課程建設的的影響。

此次調研,以工商管理一流專業建設情況為點,以工商管理類一流專業建設情況為面,由點到面,由小見大。調研期間,共調研了34所工商管理一流本科專業高校的的培養計劃、課程設置、金課建設、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課程改革等情況,并對這些的高校的學生和老師展開調研,調查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的實際情況和現狀以及疫情對一流本科專業在線課程的影響,力求能為高校在后疫情時代做好工商管理類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提供參考和建議。

這次調研涉及高校數量多,類型全,地區分布范圍廣,調研結果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調研的39所高校分布于21個省市,約占全國省份的61.76%,但是在地區分布上存在非常明顯的不均衡的。南方省市共有25所學校入選工商管理類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顯著多于北方省市。僅廣州市一地就有6所學校入選,占總數的16%。東部有21所,占總數的55.26%,中部有10所,占總數的26.32%。西部有7所,占總數的18.42%。工商管理類一流本科專業的分布與地區經濟發展的情況高度相關。

通過對比30多所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我們發現各校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建設均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緊跟時代趨勢,致力于培養復合型人才。各個高校還將其本身特色融入工商管理專業建設中,如武漢理工大學工商管理類專業建設更關注建材、交通和汽車三大行業企業的基本情況以及生產運營和管理特征,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對工商企業經營與管理活動進行全面策劃、運作及控制的能力培養;中國人民大學與山東大學設有工商管理英文教學實驗班,實驗班以完整的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為支撐,以雙語教學為主,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術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形成“管-工貫通培養”的特色模式,強調培養掌握工科知識和管理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強調實踐能力培養。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體系的核心,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都需要有相適應的課程體系來保證和支撐。在核心專業課的設置上,各所高校也在保持基本核心課程的同時建設具有自己特色的課程,但各所高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論是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規劃、還是畢業要求上,各高校都體現了培養具有法制觀念、愛國情懷、遵守道德規范和具備人文情懷的高素質當代應用型人才。

調研期間,社會實踐團隊還參加了《工商管理教學質量國標與金課建設》等多場線上舉辦的一流專業建設會議。這些會議上,與會專家對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一流專業建設與人才體系、如何打造國家級別“金課”進入了深刻解讀和認真剖析。

《工商管理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教育質量國家標準使用指南》的發布,為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建設提供了基本依據和統一標準,《指南》包括詳細和精準的解析、具體操作的規范和全面指引。專家們指出,工商管理類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需要從培養目標、培養規格、教師隊伍和核心理念四方面,深入理解《國標》要求,以金課建設為核心,從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豐富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法、創新考核方式、提升教師能力和改進激勵措施等六個方向進行改進。通過科研驅動教學,提升人才研究創新能力;適應社會需求變化,構建新環境下高校人才培養的校地聯動機制;深刻理解疫情蔓延性沖擊給中國高等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