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好大學第一步】
人們都會說,自己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是多么的喜悅。是啊,多年的努力,得到了收獲,當然喜悅。然而,當年我打開錄取通知書時,更多的竟是迷茫:1983年,我被北大西語系的法語專業錄取。法語!我連26個字母的音都不會發;法語,我只在中學語文教材里見過;都德的《最后一課》,里面的那個老教師,再也不能講授法語,下課前在黑板上寫下VivelaFrance!(法蘭西萬歲)很傷心,很凄美的文學場景,可跟我沒有任何關系啊!
是的,80年代的我們,還面臨著你們不再會遇到的問題:祖國需要你學什么,你就去學什么。那一年,法語所屬的“小語種”,需要招更多的學生,尤其要找高考成績好的學生。于是,我就從北大開始了與法語的一生之緣。
我常常想,大學意味著什么?這個問題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提出:什么是只有大學才能帶給你的?回顧起來,我想主要有三點:大學可以確定一種影響整個人生的選擇;大學是真正走進集體,認識他人,從而發現自身的最好途徑;大學把模擬的世界和社會展示給了你,如果人生是一座大殿,大學就是引向這座大殿的最好前廳。
與我沒有任何關系的法語,讓我真正找到了自己。不光是靠了那些法國大文豪的著作,有一天,我在北大圖書館里讀到了一本法國漢學家寫的關于中國南宋時代的書,我受到的震撼是難以言表的。我第一次意識到,語言、文化、歷史等等,既是障礙,又是紐帶,可以任我們的理性、情感去馳騁、去探索。知識沒有國界,人類心靈可以相通。這是整個人文學科的基礎。正是在北大求學期間,奠定了我的這個信念。
進入大學之前,我們每個人只了解與自己處于同一環境的人:父母、鄰居、同學、老師。進入大學,你才能感受到什么叫“來自五湖四海”。在你的班級,你的宿舍,在圖書館,在自習教室,你遇到的,是以前只聽說過又沒有感性認識的人。你會敏銳地意識到,什么叫集體,什么是他人。你會珍惜自己從何處來,下意識地找自己的同鄉;同時,你更會贊嘆人的多樣,無論是趣味,還是性格,還是簡單的好惡。只有在大學里,你才能體會到什么叫地大物博,什么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最后,只有在大學里,你才能建立起足夠的知識結構,一個模擬世界與社會的知識結構,讓你可以去認識世界,擁抱世界,無懼于社會,最終在社會找到自己的角色。
這是大學的魅力。我本人特別慶幸,是北大解除了我當年的困惑,消除了我的迷茫,讓我走上了豐富的人生之路,這也是為什么,在我周游了世界之后,愿意回到北大工作的原因。當今的世界在飛速變化,人類在不斷面臨新的挑戰,大學依然是激蕩思維、蘊藉知識、健全體魄、準備未來的最好場所。
你看,我對你毫無所求,卻也對你不無期待。我知道,假如生活可以重來,我一定依然會做出自己的選擇。然而,在你身上蘊含著的一切未知,就等于這個世界的明天。從這個角度看,我是多么希望自己可以以你為師,一起去探索未來。
衷心祝你前程似錦。因為你似錦的前程,就意味著這世界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