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理解內蒙古教材改革
2020-09-08 16:43:32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1
聽新聞

包銀山

民族語言授課中小學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并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國家教材使用管理的重大改革舉措,是不斷提升民族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水平、促進民族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安排,是民族地區廣大群眾和學生的現實要求。自治區文藝界和廣大作家藝術家一定要用全面、歷史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和把握這一改革舉措,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以實際行動響應支持自治區具體要求,共同維護繁榮穩定大局,開創新時代我區民族文化教育的新局面。

一是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和把握。一方面,要認識到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后,其他學科和其他年級課程設置不變,使用教材不變,授課語言文字不變,蒙古語文、朝鮮語文課時不變,現有雙語教育體系不變的“五個不變”政策,是個別與整體的關系,我們一定要把學習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教學改革與"五個不變"整體考慮,而不能只看到個別看不到整體,更不能以個別變量替換整體變量。另一方面,國家教材使用管理改革舉措是近年來國家為更好地促進我國各民族進一步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而采取的對所有民族語言授課地區的調整,并非針對某一個地區、某一個民族。實際上新疆和西藏分別于2017年和2018年就已經開始實施,而作為模范自治區,我們應以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堅決執行中央的決策和自治區黨委部署,并在具體的實踐中不斷積累和創造經驗,努力創建更高質量的符合中央要求和自治區實際的雙語教學體系。

二是用歷史的眼光看待和把握。在少數民族地區學校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政策歷來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社會發展和在校學生實際,不斷進行調整和改進的。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自治區民族教育教學比較落后、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條件不夠成熟,因此民族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的起始時間較晚、課時所占比重也較少;而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隨著社會的大開放、大變革以及自治區民族教學條件的顯著改善,民族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起始時間提前了,課時所占比也增加了,總的來說是在確保民族語言文字學習掌握的前提下不斷強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的過程。這次國家教材使用管理改革,符合新時代新要求,符合自治區雙語教育自身發展規律,是又一次與時俱進舉措。

三是用發展的眼光理解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是奮斗的時代,也是比拼的時代,這一點對任何地區任何民族都不例外。新時代這一最鮮明的特征,對民族雙語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們的學生唯有發奮圖強、百倍努力,以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學好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才能充滿自信地融入社會,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新時代一定也是我們各民族文化藝術大發展大繁榮、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時代,廣大文藝工作者一定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為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作者系內蒙古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