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全國范圍內高校陸續開學,一些學生對于校園封閉管理政策表示不滿,紛紛在網絡上吐槽。中國商報記者發現,已經有不少高校集體迎來了“解封潮”,允許學生在一定條件下自由出入校園。而那些還未解除封閉的學生,則喊話自己的學校趕快“抄作業”。
近日一份在網絡上流傳的《東華理工大學2020年秋季學期和秋冬季疫情防控期間校門出入管理辦法》顯示,自2020年9月11日18時起,該校全日制各年級學生在特定手機應用上履行報備手續并向門衛出示后可離校外出,返校時憑“校園一卡通”及健康碼綠碼進入校園。
9月14日,上述學校保衛處的工作人員向中國商報記者證實了該份文件的真實性,并表示,學生在9月11日之前出校門需要向班主任請假,得到批準后方能離校。
根據學生在社交平臺上的反饋,近期有不少高校解除了封閉限制。例如浙江農林大學9月12日發布的一則新規表示,全體師生員工憑“通行碼”綠碼進入校園,學生在杭州市區范圍內出行不再需要審批;長春大學規定學生在不出長春市區且當天返校的情況下,離校外出可不請假;上海海事大學則規定學生離校目的地未離開上海且時間未超過三天只需登記備案即可,超過三天需輔導員審核通過才能離校。據微博上的校園博主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過70所高校原則上不再實行封閉管理,允許學生不再經過審批程序在學校所在市區內出行、師生可憑健康碼“綠碼”自由出入校園等。
看著其他學校陸續“解封”,一些仍處于校園封閉狀態的學生表示很羨慕,喊話自己的學校趕快“抄作業”。有些學生表示,校園封閉管理政策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極大不便,由此還滋生出食堂、超市漲價和快遞有償代收等現象。更讓學生們感到“不平衡”的是,封閉政策落實并不到位,學生被限制在校內,而教職工甚至一些校外人員卻可隨意進出。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有不少高校仍在執行封閉管理或相對封閉管理政策。“學校規定學生不能出校門,只有在極特殊情況下才會批準離校申請。學生如果離校了,返校前必須做核酸檢測,拿著陰性證明才能再進校門。”一位就讀于河北保定某職業院校的學生對中國商報記者說。
北京某高校一位在讀研究生告訴記者,她所在學校將在本學期較長一段時間內實行相對封閉的管理政策,要求全體師生員工非必要不外出,學生如有就醫、實習、培訓等特殊外出需求,要提前提交請假申請,獲批準后可通過掃碼進入校門。
“我們學校上課和住宿的地方不在一起,必須要穿過校外地區,為了避免學生外出,學校規定在校區和宿舍區之間往來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學生進出都要掃碼,一旦超時健康卡就會變紅,需要聯系輔導員才能讓學生進門。”上述在讀研究生表示,由于校區和宿舍區相距不遠,一個小時通行時間足夠,而且周邊的超市和便利店也能基本滿足生活所需。“感覺學校這樣相對封閉管理是比較合理的。”她如是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