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培訓到教書育人的一扇大門
2020-09-17 15:37:53 來源:江西廣播電視臺
1
聽新聞

“老師,感謝您的指導和幫助,祝您節日快樂!”9月10日一大早,學而思網校班主任老師小愛發現自己的微信被祝福信息刷屏了。“這大概就是入行教育最幸福的收獲了。”剛入職半年多,“新人”小愛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選擇的是一個當前最新的職業。

今年7月6日,人社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9個新職業,其中包括在線學習服務師,其定義是“運用數字化學習平臺(工具),為學習者提供個性、精準、及時、有效的學習規劃、學習指導、支持服務和評價反饋的人員”。小杜所從事的學而思網校班主任老師崗位就完全符合這一定義。

人社部官網發布公告

突如其來的疫情為在線教育的發展撥快了時鐘,學而思網校等在線教育企業在疫情期間為全國中小學生開展免費直播課,助力停課不停學,這背后同樣有著在線學習服務師們的努力。

9月10日是1985年我國建立教師節后的第36個教師節。對于小愛這樣年輕的在線學習服務師來說,今年是他們的第一個教師節。

在線教育的一根引線

中國在線教育源自1996年。那一年,101遠程教育網創辦正式創辦,距今已有24年。21世紀初,傳統課外培訓機構開始試探性地進入中小學校外在線教育。新東方在線于2005年正式成立。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互聯網已經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生活。購物、娛樂、社交等眾多生活日常慢慢從線下延伸到了網上,但在線教育卻始終不溫不火。

直到2012年,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簡稱MOOC)作為一種新型在線教學模式闖入大眾視野,讓人們真正看到了互聯網將優質教育送到世界各個角落的巨大魔力。

與此同時,由MOOC、可汗學院獲得巨額投資而引發的互聯網教育融資風暴也開始影響中國,包括BAT在內的互聯網巨頭紛紛進入在線教育行業,僅2013年全年就新增近千家在線教育機構。資本的涌入,讓在線教育市場進入了持續增量的紅海戰場。

幾乎所有人都看得到,在線教育起風了。

但當時的在線教育模式剛剛走過光盤時代。將MOOC模式照搬到K12領域,讓很多試水在線教育的企業觸了礁。

保持專注學習不是一件易事,傳統線下教育通過制度、氛圍、儀式感共同打造了一套“他律”系統,從而實現高效學習的目的。但在K12領域,缺乏互動和即時反饋的錄播課程讓學生很難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當時好未來旗下的學而思網校經過兩年的探索,形成了自身比較成熟的錄播課業務模式,但僅有30%的續報率也很難令人滿意。

錄播的缺點明顯,那么互動性更強的直播行不行?好未來是最早將目光投向直播領域的教育企業之一。幾經摸索,好未來下定決心,開放試錯,采取賽馬機制,同時在內部打造海邊直播、考研直播等多個在線教學模式,最后“直播+輔導”模式殺出了重圍。

“直播+輔導”模式是在保證優秀主講老師授課的同時,引入輔導老師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度,通過課前帶領預習、課后輔導答疑以及作業批改等環節,突破了傳統在線教育模式在K12領域的瓶頸,實現了學習效果和滿意度的雙重提升。緊接著,學而思網?;谠撃J綄崿F全面轉型,在業內率先扛起了“直播+輔導”的在線雙師大旗。自此,在線教育K12領域在黑夜摸索中,終于看到了曙光。

而此時,在線學習服務師這一職業也第一次走上了歷史舞臺,成為了在線教育爆發式增長的一根引線。

從教育培訓到教書育人的一扇大門

2016年,剛畢業的蔡老師成為了學而思網校最早招聘的班主任老師之一。在當時,“網校班主任”并不為大眾所知。但憑著對教育的熱情,蔡老師一頭扎進了這個充滿未知的崗位。入職之后,他發現這個崗位和自己想象中非常不同。

在直播大班課上,主講老師需要同時面對數千個學生,這可以顯著提升優質資源的傳播效率,但不能保障每一個孩子的學習效果。在“直播+輔導”模式下,每四五十個孩子會被分為一個班級,班主任老師就成為了孩子們最親近的人。班主任老師的主要工作在于配合主講教師進行課前課后的直播,批改作業、答疑以及學情反饋等等。不僅要求對學科知識基本功掌握牢靠,更好地和家長、孩子溝通同樣是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

傳統學校里的課堂功能,例如鼓勵、表揚甚至鼓勵班級間、學生之間良性競爭,都被學而思網校班主任老師成功“復刻”到了線上。一位多才多藝的班主任老師用“彈琴唱歌”作為福利,激勵全班創造了同期班級答題互動率十連冠的奇跡。

通過“直播+輔導”模式,孩子們上課的參與度和互動率有了顯著提升,但班主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還遠不止如此。

今年新年,學而思網校班主任小杜老師收到了一段由學生家長錄制的感謝視頻。“我的孩子曾經厭學,謝謝你通過無數次的微信把他給拉回來,這點我非常非常感謝你。”視頻中,孩子的媽媽數次哽咽,真摯的表達讓人動容。

學生給小杜老師畫的畫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班主任老師們都很年輕,讓孩子們天然產生親近感。而他們身上的活力和熱情,敬業和責任心,也在悄悄感染著每一位學員,傳遞更有溫度的教育。

可以說,“直播+輔導”模式,創造了重新理解“教育”的一種可能性。主講老師主攻“教”,專注于知識傳授部分;班主任老師則更多承擔“育”的責任,通過陪伴、鼓勵、表揚,實現了對孩子的關愛。“教”與“育”兩者結合,才讓課外在線教育擺脫了“培訓”之名,真正完成了教書育人的完整閉環。

疫情中的學習陪伴

今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勢必會成為所有中國人的共同記憶。

疫情發生后,好未來第一時間發出公告,宣布設立1億元抗擊疫情專項資金,最大程度幫助全國各地的孩子們“停課不停學”。

疫情期間學而思網校通過學習強國、央視頻等平臺為全國用戶提供免費直播課

學而思網校選擇向全國用戶提供免費直播課,自2月1日(正月初八)起,學而思網校開始進行全天試運行授課。免費直播課推出后,每天觀看直播課的學生超過6000萬人次,從北部的新疆到南部的海南島,從中部的河南到西部的云貴,中國各地的孩子都看到了,尤其是那些偏遠地區的孩子,也能看到直播課了。學而思網校的在線免費課也登陸了各大媒體平臺,包括央視頻、學習強國、騰訊、優酷、愛奇藝等50余個平臺。用戶覆蓋了全國331個地級市,峰值最高時每節課有超過100萬人同時在線 。此舉也受到了央視、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的關注。

而這些背后都是千千萬萬學而思網校老師默默付出。

恰逢春節,蔡老師原本打算初五回分校,但隨著疫情加重,他把回程機票改到了初三。“作為一名黨員,越是在關鍵的時刻越是要頂得上去。” 除了管理工作,他還帶了3個班,輔導344個孩子,從大年初四開始,每天從早上8點開始忙活:維護班級、跟學生互動,組織大家開會、復盤數據和打法……

其間,蔡老師還要應對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比如學生因網絡問題進不了直播間等等。這段時間,一個比較大的挑戰是設備,有的老師家里沒有網絡,給直播帶來很多不便。但讓蔡老師欣慰的是,沒有一個人因為疫情影響工作,影響孩子們上課。

隨著科技的發展,打字員、電話接線員等一大批職業已經消失。在人工智能+教育逐步成熟應用的今天,有人在問,教師這個古老的職業是否會消失?在線學習服務師這一新職業的誕生和發展給出了答案。教育的本質是愛,是人和人之間情感的交流、愛的傳遞、靈魂與靈魂的碰撞。只有愛和科技共同作用才能讓教育更美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