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當兵一生為民,當兵為人民是無條件的
2020-09-20 16:06:31 來源:光明日報
1
聽新聞

九月的山城重慶秋高氣爽,天氣已然微涼,但是在小區樓下的花園里,在妻子和兒子的陪伴下,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徐前凱仍然在滿頭大汗地練習走路,一步步適應自己右腿上穿戴的義肢。

時間回溯到2017年7月6日。當天,中國鐵路成都局重慶車務段榮昌站車站值班員徐前凱正在進行調車作業,鐵道上突然出現一位老人。千鈞一發之際,徐前凱飛身沖上鋼軌,奮力救下了老人,自己卻永遠失去了右腿。從看見老人到救下老人,整個過程不足十秒鐘。

“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無怨無悔。現在唯一考慮的,就是如何重新習慣走路,如何重新開始人生。”徐前凱笑容爽朗,在生死抉擇的瞬間,他縱身一躍、奮不顧身勇救老人的義舉,映射出耀眼的生命光芒,譜寫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正氣之歌。

“一朝當兵一生為民,當兵為人民是無條件的”

1987年,徐前凱出生在一個傳統的鐵路工人之家。18歲時,由于深受鐵路民警羅云山烈士影響,他參軍來到云南省軍區邊防某連服役,成了一名義務兵。

“因為當時身體比較瘦弱,所以在剛入伍時,戰友們給我取了個外號叫‘小米渣’。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一有時間我就拼命訓練。”回憶起剛入伍時的故事,徐前凱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笑容。

在時任徐前凱所在邊防連隊連長劉波濤的印象中,剛入伍時的徐前凱,因年齡小、底子薄,在軍事訓練中算不上優秀,但他有一股不輕言放棄的堅持。“我們屬于條件比較艱苦的連隊,山區的道路不僅崎嶇,還是泥巴石子路。有一次下山時,徐前凱不慎崴了腳,但一直都沒說出來,跟著隊伍一瘸一拐地向前跑,最后堅持跑到目的地。”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半年,徐前凱的體能科目全部達優,長跑、器械測試還經常殺入前三名,他不僅讓全連官兵刮目相看,更成為當年的模范標兵。后來,大家都不叫他“小米渣”,而叫他“小超人”。

當兵不到一年,徐前凱因為表現突出,被選派到連隊隊部班當通信員,主要任務是上傳下達命令指示,保障通信線路暢通。有一天,他奉命帶兩名戰士外出檢修電話線路故障,途中遭遇雷雨天氣,3人都沒有帶雨衣,修還是不修?雷雨天往高處爬的危險誰都清楚,但徐前凱堅持要修:“這種天氣無線通信可靠性差,如果電話再不通,可能要誤大事,你們沒有我熟悉情況,我一個人上!”說著叫兩名戰友避到遠處,自己卻冒雨爬上了電桿,最終安全排除故障。

當兵兩年,徐前凱憑著過硬的綜合素質,不僅入了黨,還被評選為“優秀士兵”,這在同年兵中是罕見的。

“一朝當兵一生為民。在邊防線上,我是個兵;在鐵路線上,我同樣是個兵。當兵為人民是無條件的。”徐前凱表示,云南邊防連隊生活給了他意志的磨礪、黨性的錘煉,是他人生寶貴的課堂。

“任何一個善良的人都不會無動于衷”

2008年9月,徐前凱從部隊退伍,分配到遵義車務段工作。2016年,調入重慶車務段榮昌車站,在小寨壩站、天臺站、盤腳營站,徐前凱的工作從連結員到助理值班員再到車站值班員。

據徐前凱的同事陳周銳講,在工作生活中,徐前凱始終是個熱心人,不僅在同事有急事時主動替同事頂班上崗,還在車站停水時,將自己的礦泉水送給車站食堂……在多年的工作中,徐前凱深受同事和乘客們的信任和喜愛,并多次榮獲車務段“安全生產標兵”“先進生產者”稱號。

2017年7月6日,是徐前凱人生中一個刻骨銘心的日子。當天下午,徐前凱在推進列車前端和同事進行調車作業。“列車大約運行到車站聯絡線道岔處時,我突然發現前方不遠處一名動作遲緩的老人正在橫穿鐵道。我急忙向司機發出停車指令,然后大聲地呼喊,并使勁吹響了口笛,可是老人并沒有任何躲閃的跡象。”徐前凱說。眼看老人近在咫尺,他跳下車沖向老人,用盡全力抱住老人使勁向鐵道外一推。

由于距離太近,救人過程中,徐前凱在側身旋轉用力時,右腿未及時抽回,被火車車輪無情地軋過。據現場目擊者、村民吳開華回憶:“那個穿工裝的小伙子從火車上跳下來,跑過去拉老婆婆,第一次沒拉動,第二次又上去才把她推出來,結果自己沒跑開,火車從他腿上軋過去。其實他是可以躲開的,但還是選擇了再次救人。”

事故發生后,徐前凱和老人都被送入醫院。經檢查,老人只有輕微擦傷,徐前凱則需要進行截肢手術,手術在當天下午進行,從右腿膝蓋上方截肢。住院、做手術、截肢、治療、康復……很長一段時間里,徐前凱在病房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煎熬。

“其間,組織的關懷,給我帶來了莫大的鼓舞和戰勝病痛的勇氣和信心。”徐前凱表示,社會給了他“英雄”的稱號,但他想說,“當看到他人生命受到威脅時,任何一個善良的人都不會無動于衷。”

“重新站立,重新成為生活的強者”

為了早一天重新站起來、重新投入工作,手術后十天,徐前凱就躺著舉起了啞鈴,開始練習手部力量。第十八天,在父親的攙扶下,他拄著拐杖試著走了幾步,但因為適應不了平衡,走得有些跌跌撞撞。徐前凱說:“當時每天的康復訓練,再苦我都咬牙忍住,再難我也堅持下去,我渴望重新站立,重新成為生活的強者。”

身體健全的人可能沒有這個概念:穿戴義肢每走1公里路花的時間是四肢健全人的5倍,耗費的體力是常人的2倍。在那段刻骨銘心的日子里,光是用來訓練手部力量的拉力帶就被徐前凱拉斷了兩條。徐前凱表示,如今他已經可以穿戴義肢和借助拐杖進行一些正常的行走,生活已能基本自理。

中國鐵路成都局重慶車務段黨委副書記湯獻忠說:“作為一名29歲的黨員職工,在關鍵時刻想到的是別人,這種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和發揚,徐前凱不僅是榮昌站的驕傲,也是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事情發生后,多家媒體爭相報道徐前凱舍己救人的事跡,引起強烈社會反響。徐前凱先后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重慶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等稱號,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評“最美鐵路人”和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

談到收獲的這些沉甸甸的榮譽,徐前凱表示,這些稱號都將是自己繼續前進的動力。“每次想到全國上下有那么多人在鼓勵我、支持我,我的眼眶就不自覺地濕潤起來,特別想早些回到工作崗位,讓大家安心。此外,這么多年一直忙慣了,一閑下來其實特別不適應,目前我正在參加網絡課程,學習大專課程,自修鐵道交通運營管理(高速鐵路)專業。”徐前凱告訴記者,我國的鐵路發展日新月異,如果不學習,離崗位久了就會與工作脫節。

堅毅的性格、良好的表現也讓徐前凱收獲了愛情。2018年8月17日,徐前凱迎來人生重要的日子:他和戀人登記結婚了。如今,他們的寶寶已經一歲多,初為人父的徐前凱提及兒子,總是滿臉笑容。

徐前凱告訴記者,現在孩子還小,對很多事情還沒有概念。等孩子長大記事了,他會把自己這段經歷認真地講給兒子聽,從小就培養兒子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品德,不論是在什么樣的工作崗位,都要努力干出不平凡的業績。

“救人的舉動是發自本能、出于本心的選擇,我從來沒有把自己看作一名‘英雄’,更沒有絲毫后悔。”徐前凱說,作為一名鐵路人,他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恢復得更快一些,早日重回工作崗位,為廣大旅客的安全出行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