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三部門召開發布會并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從多個方面對研究生教育提出了要求,嚴把“三關”,加強學風建設,敢于讓不合格的學生畢不了業。
研究生教育培養的是高層次創新人才,在管理上更要高標準,嚴要求。據悉,我國今年在學研究生將達到300萬人,已經成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國。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表示,目前研究生教育存在著一些問題,有些一些單位內部的質量管控不到位,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學位“注水”現象。
隨著研究生教育事業逐步發展,研究生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其中嚴格質量管理是教育改革關鍵舉措之一。《意見》從入口、過程、出口三個方面提出了要求,同時合理制定與學位授予相關的科研成果要求。
嚴把入口關,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精準選拔人才,把愿意讀書、忠誠可靠、德才兼備的好苗子選拔出來。
嚴把過程關,抓住課程學習、實習實踐、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論文評閱和答辯、學位評定等關鍵環節,落實全過程管理責任。特別是在在學位論文學位論文、答辯的各個環節,相關的評審專家要真正硬起來。要切實負起責任,認真評審,把好學生培養的各個環節,特別是把好畢業審核、論文答辯等關鍵環節。
嚴把出口關,同時《意見》指出,學校要加強學風建設,敢于讓不合格的學生畢不了業,倒逼學生潛心治學。加強管理規則的進一步完善,加強學位論文抽檢,加強對各個培養單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檢查和診斷,將學位論文作假行為作為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