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4日至8月1日,濱江學院“強國有我 服務青春”實踐分隊在輔導員李佳熙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志愿活動,來到廣西梧州市龍圩區大坡鎮夜村村與村干部一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分隊成員首先拜訪村干部及相關工作人員,了解到村里整體扶貧情況,全村103戶已建檔立卡,其中102戶完全脫貧,只有一戶貧困戶一家4口無勞動能力且兩個孩子還在上夜村小學。總體扶貧成績較好,鄉民生活改善較大,變化展現新歷程。同時,分隊隨村干部來到村委辦公室,幫忙整理錄入最新的扶貧戶貸款資料及各項政策落實名單等。
在村干部帶領下分隊成員對村里環境大致了解,同時也看到許多基礎設施建設令人滿意,其中太陽能LED路燈的使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夜村村民合作社便民農資服務站讓村民擁有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關愛幫扶、鄉村大舞臺持續深入移風易俗,志愿隊員們積極參與組織設計鄉村紅色文化長廊、海報及鄉風文明宣傳資料并派發給鄉民傳閱,同時也聽取鄉民們的好建議讓活躍的文化生活激發鄉村活力。
為更好服務鄉民關注他們的需求及提供幫助,成員們由村干部帶領走訪了建檔立卡脫貧戶,了解其安全飲水、住房改建、衛生廁所、入戶便道等方面情況,并將存在的問題記錄整理以便村委及工作人員長期跟蹤落實。另外,在村干部宣傳指導下鄉民們申請了扶貧小額信貸種植百香果及油茶、香蕉、養殖蜜蜂等,村里也落成了便民快遞服務站,通過“云上”扶貧 “云端”致富的大膽創新方式及線下商店部分鄉民已基本實現穩定脫貧。同時,為解決更多鄉民對電商觀念意識較滯后的問題,我們也積極印發相關電商扶貧手冊及基礎知識、政府企業相關貸款政策種植特色有機農產品等一系列資料,逐家逐戶為鄉民答疑解惑耐心指導。
面對村里山高坡陡林多地少的情況,村干部與村民們攻堅克難瞄準扶貧項目發展扶貧產業,貸款種植經濟林木、桉樹、山雞、山鴨、松木、靈芝、馬尾松等,基本實現脫貧“造血”任務且成績喜人,生態林添綠經濟林增收同時也讓鄉村生態宜居。分隊跟隨村干部來到試驗點與鄉民交流項目實施進展,同時成員們也積極在各大電商平臺推廣宣傳,拍攝并發布特色農家土雞鴨視頻增加人們的關注提高銷量。
志愿隊員們與村里的扶貧戶緊密聯系,詳細了解其生產生活情況及存在問題并鼓勵他們解放思想破除“不敢不愿”,增強脫貧信心。同時也積極宣傳扶貧先扶智,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堅決阻止貧困代際傳遞,給予他們詳細的政策解讀與求助渠道。
雖然疫情期間鄉村發展進程及鄉民經濟收益都受到一定影響,但相關補助政策及時出臺,如疫情期間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申請穩崗及交通補貼已及時發放到相關村民手中。同時疫情防控還在嚴密進行,為加強鄉民醫療衛生防護,志愿隊員們積極幫助村干部及工作人員定時定點組織發放消毒液、口罩等防護用品,讓鄉民不放松安全防護。
暑期三下鄉活動不僅增強了團隊協作能力與良好的溝通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同時也培養了積極為人民服務、能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展現出大時代新青年有擔當敢作為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