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哭了,老師就像我們的媽媽!”“我要你奶奶第一個來接你。”“幼兒園可好玩了,有好多玩具和朋友。”在武昌丁字橋幼兒園,每當有新生哭哭啼啼,就會有小小志愿者出現在旁邊安慰他們。昨日,該園園長黃智鶯接受采訪時表示:“大班的孩子們以‘過來人’的身份去迎接新生,效果出奇的好,新生不再哭鬧,而小小志愿者在這一過程中也鍛煉了自信。”
昨日早上7時50分,一班小朋友熊羽墨早早就來到幼兒園門前,她告訴記者:“自從當上了小小志愿者,每天都會提前來到幼兒園做準備。”沒一會兒,一名小男生入園,哭著喊奶奶,不肯入園。熊羽墨走到他的面前笑著說:“好,我要你奶奶第一個來接你,那我們先來晨檢吧!”說完牽著這名小男生的手走進了幼兒園。
一班的喻梓宸也是小小志愿者的一員,看見有新生在幼兒園門口哭鬧,他走上前說道:“幼兒園可好玩了,里面有好多玩具和朋友。”原本哭鬧的小朋友,看見迎接自己的是差不多大的男生,就停止了哭泣。喻梓宸在路上還像這個小朋友如數家珍地介紹起幼兒園的玩具。
“班上一共有6名幼兒成為了小小志愿者,我們特意選了一些性格開朗、活潑外向的孩子。現在班上不少幼兒都主動要求成為小小志愿者。”該班班主任李盛奇說:“經過兩周的時間,參與小小志愿者活動的幼兒們表現越來越出色,看見小班的孩子哭,他們不僅會上去安慰,還會拿出紙巾幫對方擦干眼淚。”
熊羽墨表示:“每天放學回家以后,我都會在家里練習,怎么勸其他小朋友不要哭,有時候還會在家里排練。”
記者了解到,該園自9月1日開學,實行錯峰措施入園,大班的幼兒1日入園,中班的幼兒3日入園,小班的幼兒7日入園,這樣可以及時對園內的防疫措施進行調整。在7日當天,一共有90名新生報到,沒想到在幼兒園門口哭鬧的學生超過了三分之一。
園長黃智鶯告訴記者:“我們想了很多辦法,但是效果不佳,最后就想到,為什么不讓孩子去引導孩子呢?身為同齡人有共同話語,而且還很有親切感。”
這一舉措效果非常好。實行一周以后,小班新生入園哭鬧的人數已經不到10人。黃智鶯說:“下一步我們會考慮增加類似的活動,培養幼兒的主人翁意識和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