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弱勢群體的財經素養教育,成為經濟上有保障的人
2020-09-25 16:00:06 來源: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以來,經濟衰退、失業、倒閉等詞語時時出現在人們視野中。在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情況下,人們需要面臨更多的財經抉擇。財經素養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培養人們的經濟學思維,改變財經生活方式,轉變財富觀念,提高人生幸福感。

財經素養水平令人擔憂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以下簡稱“經合組織”)7月發布的《2020就業展望》顯示,即使沒有第二波疫情的廣泛傳播,預計2020年全球GDP下降6%,到2020年底經合組織成員國失業率預計為9.4%,2021年仍會高達7.7%,到2021年大多數經合組織成員國的人均實際收入將回到2016年的水平。如遇第二波疫情沖擊,狀況將進一步惡化。

與此同時,經合組織、國際金融教育網絡于今年6月發布《2020成人財經素養國際調查報告》,從財經知識、行為和態度三個方面對26個來自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的國家和經濟體(其中12個經合組織成員國)進行的財經素養調查表明,大部分人缺乏必要的財經素養,財務彈性有限,難以有效應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財務沖擊。從調查結果看,財經素養水平令人擔憂。大約28%的人表示,如果他們失去了主要收入,能夠維持一周的生活,大約25%的人表示,能夠維持一個月的生活,大約15%的人表示能夠維持3個月至6個月的生活。從經合組織的兩項調查看,未來一兩年在全球經濟下滑的情況下,人們可能面臨更加艱難的生活。

經合組織認為,財經素養是對財經知識和風險的認知和理解,并具備運用這種認知和理解在各種財經情境下做出有效決策、促進個人和社會福利增進、能夠參與經濟生活的技能、動機和信心。財經素養不僅包括對財經知識的理解,還包括經濟生活中所需技能的獲取和價值觀的樹立。個體財經素養的水平直接關系到社會和國家的發展,疫情暴發加劇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使財經素養教育顯得更加緊迫。從經合組織對成年人的財經素養調查看,18—29歲的年輕人財經素養得分明顯低于其余樣本,這也提醒了我們,財經素養教育需要提前謀劃,在學校教育中開始培養學生財經素養,使他們更好地應對將來在社會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

各國為財經素養教育做出努力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開始關注其公民的財經素養,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財經素養教育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目前已有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愛沙尼亞、馬來西亞等70多個收入水平不同的國家正在制定或已經實施國家戰略。各國也在不斷地修訂國家戰略。例如,澳大利亞最新的國家戰略是2018年發布的《財經能力國家戰略》,是在之前的兩個財經素養國家戰略基礎上制定的,這個戰略更加強調日常資金管理,規劃未來并做出明智決策,特別關注通過正規教育系統對青少年的財經素養教育。愛沙尼亞制定了2013—2020年財經素養國家戰略,目前正在制定新的戰略以應對2020年以后的發展。美國在2011年發布了《財經素養國家戰略》,并于2016年進行了修訂,更加強調年輕人財經素養的重要性,以使其在走向社會后更有可能成為經濟上有保障的人。

國家戰略的制定,以文本的形式呈現,以國家權威作為后盾,明確財經素養教育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減少了自發地、分散地開展財經素養教育中可能存在的盲目性和不可持續性,有利于在一國之內快速達成共識,在資源配置中向財經素養教育方面傾斜,更好地推動財經素養教育的發展。

從國際組織和一些國家發布的財經素養教育標準來看,財經素養教育內容從微觀行為到宏觀環境,涉及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經合組織2015年發布的《青年財經素養核心能力框架》包括貨幣與交易、規劃和理財、風險和回報、金融格局四個維度,對15—18歲青少年參與財經生活所需的知識、態度和技能進行了闡述;日本2013年制定了財經素養水平最低標準,從以下四個方面對財經素養做出最低要求,一是家庭預算管理,二是人生規劃,三是了解金融知識和財經環境,選擇、使用適當的金融產品,四是恰當使用外部專業咨詢。

財經素養教育實施形式也多種多樣。在學校中比較常見的做法有,一是作為必修課或選修課,如印度尼西亞出版了高中財經素養教育課本,簡化版在小學和初中實施;拉脫維亞財經素養教育已被納入中小學的課程。二是與其他學科進行融合教育,如美國佐治亞州將財經素養教育作為公民教育的內容;加拿大將財經素養教育與數學、商業研究、社會研究課程相融合。在課外和校外也有豐富多彩的活動推進財經素養教育,如加拿大的與孩子談論金錢日、拉脫維亞的財經素養教育周、俄羅斯的財經素養競賽等。

財經素養教育內容包括財政、金融、保險等多學科的內容,是多學科交叉的領域,活動的開展也需要學校、銀行、保險公司、消費者協會、博物館等多個部門共同推進。不同利益集團的博弈決定著財經素養教育的發展狀況,在這一過程中,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場所,其他不同的力量參與到財經素養教育中,各利益集團協同合作,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相結合的教育發展合力。

注重弱勢群體的財經素養教育

在各國開展財經素養教育中,學生群體是重要的教育對象,以學校為主開展財經素養教育是覆蓋面較廣,相對公平的途徑。在學校教育中特別關注處境不利學生的財經素養教育,因為財經素養不是只與擁有大量資金可進行投資的人有關,而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處境不利的人未來走向社會后可能面臨更大的財務困境,更需要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做出審慎的決策。據經合組織2018年財經素養測評報告顯示,已有保加利亞、智利、愛沙尼亞、意大利、美國等不少國家在這方面做出了努力,對處于相對弱勢學校的學生比其他學校的學生開展了更多的財經素養教育。除了對學生的財經素養教育外,不同國家會根據國情和重點關注的群體差異,還針對女性、移民、低收入群體、老年人、小微企業經營者等不同群體開展了財經素養教育。

在自發的情況下,受地理環境差異、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因素的影響,教育供給往往會出現資源分配不均衡的現象,偏遠、農村、弱勢的群體往往得到的教育資源是不足的。而財經素養教育與其他素養教育相比,具有其獨特性,更能直接改善群體的經濟思維,增加未來經濟生活中抵御風險的能力。通過對處境不利群體在財經素養教育中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干預,能夠產生正溢出效應,使這些群體在有限理性下做出更明智的選擇,以更好地改善生存狀況,這也是教育公平的體現。

國際組織和各國在不斷地探索財經素養教育評價方式、評價內容和評價應用等。如經合組織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增加了財經素養測評,2018年有20個國家(其中13個經合組織成員國)參加了財經素養測評,其中澳大利亞、意大利、波蘭、俄羅斯、斯洛伐克共和國、西班牙和美國7個國家連續參加了3次財經素養測評。日本于2011年、2016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2次財經素養評價,2016年根據地域分布和人口結構,對全國18—79歲的25000人進行了財經素養水平大規模抽樣調查。

持續開展財經素養評價是關注財經素養教育效果的一種方式,評價結果的應用也通過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直接影響著財經素養教育的發展方向。國際組織和各國的財經素養評價報告的發布,減少了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對稱,為其他國家開展測評提供參考,使各國更清楚自己的教育發展程度,也使各國可以互鑒互學,攜手共進。

隨著人口結構的調整,未來人們可能面臨更多的人口老齡化福利待遇的變化;隨著經濟社會中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加,人們需要在更加具有復雜性和風險性的財經情境中做出決策。財經素養教育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參與經濟社會生活,目前我國財經素養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發揮后發優勢,更好地促進財經素養教育的發展,不斷提升個體的財經素養水平,也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多的確定性。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