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孩子就走6秒“閃送”進校
2020-09-29 14:14:58 來源:北京晚報
1
聽新聞

6秒鐘,停車開門,送孩子下車入校。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場景,每天都在清華附小清河分校上演。通過學校、交警、家長的共同努力,讓亂糟糟的接送學畫面成為歷史。

近兩年來,本市交管部門與各中小學聯(lián)手,制定“一校一策”交通治理方案,結合每所學校周邊的交通現(xiàn)狀及“痛點”,分別通過優(yōu)化交通組織、完善安全措施、推進共治共建、提升科技管控等舉措,優(yōu)化學校周邊道路交通環(huán)境。

■海淀區(qū)清華附小清河分校

放下孩子就走6秒“閃送”進校

早上7時20分,正是小學送學高峰期,清華附小清河分校西門外,送娃的車一輛輛駛來。與常見的送學場景不同,這些車只在校門前停留幾秒鐘,家長不需要下車,開關車門、守護孩子入校的,是戴著紫色綬帶的家長志愿者和身穿藍色制服的交警。

“同學你好,跟爸爸說再見!”家長志愿者王志浩拉開車后車門,把一名個頭兒不高的低年級學生接下車,手拉手將他送進校門。孩子爸爸來不及目送孩子進校,就不得不將車開走了,用時不到6秒鐘。

在幾位家長志愿者身邊,清河交通大隊大隊長張磊正忙著指揮、疏導社會車輛,“校門前這條毛紡路,承擔著清河地區(qū)進出城功能,高峰期車流量非常大,送學車輛即停即走,有效緩解了高峰期道路擁堵。”每天上下學高峰,清河交通大隊都會安排警力協(xié)助學校維護秩序。

“家長們當過志愿者后,會更加理解‘6秒鐘工程’對孩子上下學安全的意義,接孩子的家長對孩子非常負責任,送孩子的可以安心地放下孩子就走,建立起家長間的信任。”王志浩告訴記者,每個學期家委會都會組織各班家長報名,算下來一個學期也就輪上一次站崗機會,大家都搶著報名,“孩子班上43人,這一周家長就有70人次報名,大伙兒熱情特高。”

6秒鐘“閃送”進校,靠的是多方努力。“家校社政協(xié)同共育是清華附小一體化學校的成志教育理念,學校提前向家長提出兒童出行倡議書,要求學生全部坐在后排靠門座位,下車前背好書包,為快速入校、即停即走節(jié)省時間。”清華附小副校長、清華附小清河分校執(zhí)行校長王玲湘說。

亮點

開車走西門 騎車步行走南門

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學校西門前都是開車送孩子的,并未看見騎車、步行送孩子的家長。原來,學校聯(lián)合清河交通大隊,對西門、南門進行了“機非分流”規(guī)劃,開車的走西門,騎車、步行的走南門,減少校門前多股車流、人流交織形成的沖突。

“每年暑假,我們對新一年級學生做的全面學情調(diào)研中,有一項就是上下學接送方式的摸底調(diào)查,西門每天有近200輛車接送孩子,全部集中在20分鐘內(nèi)。”王玲湘介紹,為了疏散車流,學校與屬地管理部門協(xié)調(diào),在毛紡路臨街居民樓旁,利用一個庫房后院新開辟了西門,為學生入校劃出一條“專屬通道”,開車送孩子的統(tǒng)一在西門外停車6秒鐘。

清華附小清河分校另一處強佑校區(qū),被兩三個老舊居民區(qū)包圍,周邊道路狹窄,通行、停車矛盾更加突出。“為了打通微循環(huán),我們通過入戶走訪調(diào)查,重新對周邊道路進行交通組織優(yōu)化,將學校西側的毛紡東路改成北向南單行,同時增設單側停車位,既避免道路狹窄造成的車輛‘頂牛’,也保障了居民停車需求。”張磊說。

■朝陽區(qū)芳草地國際學校

增加禁停設施 分波錯峰放學

緊鄰CBD商圈,挨著僑福芳草地商場、世貿(mào)天階和日壇公園,芳草地國際學校周邊早晚高峰交通壓力不小。早上7點半,記者在校門前的日壇北路看到,雙向兩條車道上,車輛行駛有序,雖然車速不快,但并未出現(xiàn)明顯擁堵,開車送孩子的家長基本能做到即停即走。

“路兩邊亂停車沒了,把孩子送下車也敢踏實走了。”家長張先生指著路兩邊站成排的黃色隔離柱、隔離墩說,沒有這些設施阻擋時,周邊居民、接送孩子的家長經(jīng)常把車開上人行道,根本不放心孩子獨自在人行道上行走,“現(xiàn)在敞亮多了,孩子下車后,也能一眼看到他進校,視野中沒有障礙物。”

呼家樓交通大隊一警區(qū)民警高思維介紹:“由于疫情原因,接送孩子車輛相較于往年有所上升,我們在上下學高峰加派民警及協(xié)警疏導,嚴禁學校門前道路車輛長時間停靠,讓接送學生家長們做到即停即走。”同時,學校方面也制定了分年級、錯時上下學制度,避免同一時間大批車輛接送孩子造成擁堵。“3點一刻開始分批放學,低年級先放,根據(jù)交通情況陸續(xù)放到4點。”校門口一位老師介紹道。

亮點

周邊不堵路段可臨停

呼家樓交通大隊一警區(qū)民警高思維介紹,除了對校門前道路增加禁停設施,交管部門還與家長“約定”,在周邊車流量較小路段,不妨礙車輛通行前提下,允許接送學臨時停車。在距離學校不到200米的芳草地西街,一位家長將車臨時停在路邊,步行走到日壇北路,把孩子送進學校后再迅速回來取車,用時不到10分鐘。“這樣的措施很人性化,既方便了家長,也使校門前清靜了不少。”這位家長告訴記者。

■西城區(qū)北京小學

設定等候專區(qū) 路口信號聯(lián)動

下午3點半,位于西城槐柏樹街的北京小學正在放學,一些提前趕來的家長沒有扎堆兒在門口,而是站在道路兩側學校劃定的各班“家長等候區(qū)”。“過去都擠在校門口,家長找孩子可費勁了。現(xiàn)在站在等候區(qū),孩子找家長一找一個準兒。”一位家長告訴記者。

隨著接孩子的車陸續(xù)趕來,車流量上升,雙向只有兩車道的槐柏樹街通行速度開始放緩。“東口、西口開始遠端疏導,扳燈放行吧!”廣安門交通大隊副大隊長李寧手拿對講機,向周邊路口的協(xié)警下達指令。很快,東側的槐柏樹街東口、西側的宣武藝園路口,東西方向加長綠燈時長,校門前路段提速明顯,“現(xiàn)在南北向車流量較小,不會造成影響。”李寧觀察著路面情況,又指揮遠端的長椿街路口實施聯(lián)動放行措施。

一邊疏導,一邊還要防著個別家長違停。李寧帶著協(xié)警,將可移動錐桶臨時碼放在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中間的白線上,同時指揮接學生的家長迅速將車開走。“為了避免校門前掉頭加劇道路擁堵,我們還在路中間加裝了硬隔離。”李寧介紹,根據(jù)校園周邊整治標準,廣安門交通大隊在開學前對各中小學門前交通設施進行完善,加裝了違法停車監(jiān)控設備,加強警示提示,凈化校門前秩序。

■最新進展

“一校一策”將在全市中小學推廣

記者從交管部門了解到,“一校一策”交通治理方案將繼續(xù)在全市各中小學推廣,因地制宜地給校門前擁堵“診脈開方”。目前,交管部門在翠微小學、中關村一小、金頂街二小等學校周邊,調(diào)整道路單行交通組織,打通區(qū)域微循環(huán),減少車流交叉點;在中法實驗學校北側增設學生專用校門,將接送學生車輛由路側轉移至路外;在青年湖小學、景山學校遠洋分校、陳經(jīng)綸帝景分校等學校門前,取消路側停車泊位,設置禁停標志標線,保障學生上下學安全。

此外,還通過周邊單位錯時停車、橋下空間改造停車場等措施,方便接送學家長臨時停車。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