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2021年鄭州市義務教育質量提升項目全面啟動。鄭州市教育局專職督學王海花表示,“數據驅動教學改進”是義務教育學校深化教學改革與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路徑,我們從基于經驗的教學走向了基于證據的教學,教學更加科學、更有針對性、質量更高。
受鄭州市教育局委托,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建立鄭州市義務教育質量提升項目組和相關專家團隊。北京師范大學教育質量健康體檢專家團隊總負責人、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劉堅介紹,自2012年以來,鄭州市共開展了7次大規模教育質量監測與數據分析反饋活動,覆蓋品德行為、學業成績、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學業負擔等刻畫學生綜合發展的5大維度、14項具體指標。同時,還從個體、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探查了影響學生發展的各種因素,學習興趣、高階能力、師生關系、同伴關系、親子行為、教師教學方式、校長領導力、學校歸屬感、校間學業均衡、家長教育滿意度等成為衡量學校、區域教育發展的關鍵指數,繪制出的一份份教育質量雷達圖,全面、直觀地反映出不同學?;虻貐^、不同年份教育質量的發展圖譜 。
據介紹,該項目注重學習興趣,強調培養學生應對復雜多變社會環境的高階能力。中學英語通過閱讀圈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中學科學突出綜合科技創新實踐,通過科技運動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與技術創造的意識和能力;小學數學基于學生學習軌跡的分析,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中學數學在教學設計中體現項目學習的特征,發展學生問題解決與代數推理能力;小學科學通過縝密的科學活動設計,提高學生的科學概念理解能力;中學道德與法治強調培養與提升學生的理解與判斷能力;中學歷史注重提升教師的敘事教學能力,豐富歷史敘事教學策略;中小學語文學科聚焦閱讀主題,調整閱讀教學目標和落點,改進教師閱讀教學指導策略,發展學習閱讀素養。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培養其高階能力,項目以提升教師教研水平和提高教師教學能力作為著力點與抓手,推動鄭州義務教育質量再提升。
北京師范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陳光巨說:“教育教學質量的健康體檢只是發現與挖掘教育質量所存問題的方式與手段,基于教育質量健康體檢的結果繼而改進與提升教育質量才是終極目標。”
鄭州市教研室主任姬文廣表示,教育質量體檢數據是顯微鏡、放大鏡和望遠鏡,能發現問題、聚焦問題和規劃解決問題,為教育質量提升指明方向。期待鄭州市義務教育質量提升項目能作為一粒種子播撒在鄭州教育改革的沃土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全面提升鄭州市義務教育質量,惠及更多學生和教師,創造更好更光明的未來。
據悉,本項目共涉及9個學科、分別依托鄭州的5個城區、10多所小學初中樣本校,啟動會由1場總啟動會與9場分學科啟動會組成,共有1500多名中小學校長、教師參與和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