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力下降,應該及時給大腦“充電”
2020-10-14 15:23:26 來源:南京晨報
1
聽新聞

你是否外出經常忘記帶東西?準備做的事情,一打岔就忘了?明明手機就在手上,卻到處尋找?這是年紀大了腦袋“生銹”糊涂了?其實不然,是大腦需要調養了!南京市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黃遲表示,早晨醒來懶得起床,說話、寫作業時常出錯,記憶力下降、減退,反應遲鈍,頭昏腦漲……這些都是腦疲勞的癥狀。而內因、外因均可導致疲勞,以內傷尤其過勞為主要病因。

疲勞危害,涉及五臟六腑,主要為脾、肝、腎。如果長期疲勞會導致衰弱,中醫上稱“虛勞”。由稟賦薄弱、后天失養、煩勞過度、外感內傷等多種原因引起的臟腑功能衰退,氣血陰陽虧損,日久不復。腦疲勞是一種“亞健康”狀態,常發生在學生以及用腦力勞動的人群。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面對嚴峻升學與謀職形勢,既拼體力又拼腦力,被迫增加了大腦的工作強度,消耗過大而攝養不足,自然會導致腦疲勞。短暫的疲勞是一種自然生理現象,而長時間處于“腦疲勞”狀態則會誘發多種身心疾病,如支氣管炎、哮喘、心臟病、失眠等。

那么,面對腦疲勞,我們是否就束手無策呢?

黃主任提醒,緩減腦疲勞,可以從一些生活的細節著手調理。

方法一:順應生物鐘的運轉規律,保持良好的睡眠。

長期失眠的人,注意力往往難以集中、思維渙散,大腦仿佛被拴上了枷鎖。睡覺同時是記憶細胞新陳代謝的過程,良好的睡眠能鞏固和加強人的記憶力,防止腦力提前衰退,從而增加學習和工作的效率,調理出“最強大腦”。

方法二:合理補充營養,食物多樣化。

腦是人體神經系統的重要器官,腦的營養供給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身體素質和智力發育。腦細胞主要利用葡萄糖和酮體代謝供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葡萄糖的代謝率下降,大腦就容易陷入“饑餓”狀態。為了緩解腦疲勞,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補充營養顯得尤為重要,食物可選擇蔬菜、水果、全麥等谷類、種子及核果等。另外,營養的攝入不是越多越好,需要進行科學、合理、平衡搭配。

方法三:積極參加戶外活動, 及時給大腦“充電”。

用腦過度提不起精神?與其用咖啡因提神,不如出門休息一會。防止用腦過度的最好方法是勞逸結合,在戶外運動20分鐘可以給大腦及時“充電”。

運動時,可讓支配大腦行為的不同腦細胞輪流休息,負責肢體活動的腦細胞進入工作狀態,管理思維的腦細胞便得到了休息,從而有利于緩解腦疲勞。運動還可以鍛煉神經系統對疲勞的耐受能力和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加全身血液的攜氧能力,使全身供血均勻分布。大腦“充電”完畢,工作效率自然也會提高。

方法四:注意戒煙限酒,預防腦疾病。

香煙和酒精會使人體的心血管功能受損,進而導致血管不斷收縮和痙攣,嚴重時即會發生腦出血等疾病。生活中應戒煙 、適量飲酒,預防腦疾病。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