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德育為先,創新職業院校思政教育模式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江西將充分利用好豐富的紅色資源、傳承好深厚的紅色基因,打造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樣板。要全面推進思政“立體課堂”建設,建立思政課校際協同機制,實施專題化團隊式教學改革,讓實體課堂“優”起來;組建“十百千宣講團”,通過現身說法示范巡講,讓移動課堂“精”起來;構建思政課線上資源庫,共享融媒體思政公開課,讓空中課堂“活”起來。要整合國內優質紅色教育資源,開發紅色文化教材和紅色文化課程思政教材,建立一整套適應職業院校師生的紅色文化傳承教育工作方法,為全國職業院校提供思政教育資源和模式。著力建設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職業教育紅色文化研學旅行示范基地、職業院校思政教育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在為青少年提供紅色研學旅行平臺的同時,為江西紅色旅游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堅持體系為重,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路徑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作為一種層次教育被社會普遍認同,但接受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的學生,他們嫻熟的操作技能、優秀的實戰能力沒有得到社會的充分關注和肯定,這與尊重學生天賦異稟、支持個性發展的教育原則相背離。為突出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征,必須建立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打通技術技能人才升學通道,“職教高考”是實現途徑。江西省職教高考將以“文化考試分檔合格、技能成績排序錄取”為原則,更加關注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操作技能,中職畢業不僅能升入適合的高職院校學習,同時能通過單列職教本科計劃擁有更多的機會進入本科層次院校學習。中職生學習期間的技術技能代表性成果也能在升學中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以此完善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評價路徑。江西將同時啟動“3+2”“3+4”中職、高職、本科貫通培養工作,建成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立交橋”。
●堅持育人為本,提升技術技能人才供給水平
職業院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價值在于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踐行這一核心價值,必須創新模式、深化內涵、強化底蘊。通過部省共同組建中部地區和革命老區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研究院,整合國內各行業龍頭企業優質資源,建立就業、職業、產業、行業和企業“五業聯動”的職業教育發展新機制。建設產業人才供求數據平臺,健全職業院校專業布局動態調整機制,引導職業院校專業合理布局,使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高度耦合。
要緊緊圍繞航空、電子信息、裝備制造、中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稀土稀有資源綠色利用、虛擬仿真等重點發展產業,公共衛生、健康養老、家政服務、現代農業等社會緊缺領域,以及“新基建”等未來發展方向開展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在傳統工藝傳承創新中的作用,創新傳統工藝人才隊伍培養模式,將傳統師徒模式和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相結合,建立工作室、工作坊等育人平臺,創造適合絕活、絕藝、絕技傳授條件;鼓勵職業院校利用現代技術賦能傳統工藝,圍繞陶瓷、中藥炮制、建筑營造技藝、雕刻、脫胎漆器、毛筆制作、茶葉制作、剪紙、夏布等江西代表性傳統工藝進行升級改造研究和開發,推動傳統工藝品的產業化發展。進一步做好高職擴招工作,創新社會擴招人員培養模式,提升區域產業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將“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列入高職擴招專項計劃,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堅持融合為法,充分釋放校企合作育人活力
針對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隱性壁壘,以及在收益分配、產權、合作模式等方面沒有明確的界限等問題,江西將出臺校企合作負面清單制度,解決合作的后顧之憂。按照“法無禁止即可為”的法律精神,校企合作只要不違反規范后的相關制度就可以開展,以此激發合作活力,保障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在職業院校方面,允許院校保證教師基礎工資不變的情況下,將技術服務或自辦企業盈利的一定比例用于獎勵參與服務的教師,且不受院??冃ЧべY總量限制,以此提高院校教師參與企業服務動力。在制度保障下,進一步開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園區建設,積極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推動引企入校、引校入企,鼓勵企業通過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開發深度參與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合作設立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產業學院),學校以人才輸送、技術支撐等方式反哺行業企業,服務技術改造和產業轉型升級,形成校企命運共同體。
●堅持開放為要,搭建更廣闊的職業教育舞臺
開放是辦好職業教育的法寶。江西將不斷整合職業教育與培訓資源,落實職業教育“育訓并舉”法定職責,為社會提供類型多樣、內涵豐富、功能齊全的職業培訓、勞動教育、終生教育服務大平臺。從硬件上,通過建立開放信息化服務平臺,采用線上預約、登記,線下一碼通行的方式,面向社會有序全面開放實訓場所、體育場館、圖書館等公共服務設施。從軟件上,通過提供短期培訓、競賽觀摩、素質拓展等各類學習服務,舉辦職業院校開放課程系列活動,面向中小學生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和職業體驗活動,將職業院校全面建設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高標準建成國家職業教育虛擬仿真示范實訓基地,圍繞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新興產業、現代農業等技術技能人才、緊缺產業開展虛擬仿真實踐教學平臺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為全國相關專業職業院校師生提供虛擬仿真實訓實習、實訓公共服務資源與平臺。積極服務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攜手省內國際化企業走出去,按照“一行一校”“一企一校”模式,整合省內優質職業教育資源,配套建設職業培訓學校(中心)、中醫藥保健中心(所),為中國企業在境外培養懂中國語言、會中國技術、認同中國文化的本土化勞動者。
為科學有序地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江西和教育部共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推進機制。同時,職業教育將作為省內各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重要內容,評價結果將作為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履職考核的重要依據。根據江西職教高地建設推進安排,江西職業教育還將從拓寬職業教育辦學投入渠道、提高職業院校辦學自主權、創新“雙渠道”教師招聘制度、提升“雙師型”教師培訓效度、提高職業院校教師待遇、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優化職業教育發展環境等方面落實改革,全面保障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工作取得實效,打造現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江西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