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海西教育夢,打破原有現狀
2020-10-16 09:34:18 來源:德清教育公眾號
1
聽新聞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2019年8月,劉東成為浙江省援青干部人才的一員,來到了青海省海西州。8月18日我們的壯士再次起航。

高原上干燥缺氧,早晨鼻子里有血絲是常事,由于高反,整宿的淺睡眠。有一次,幾個同事發現劉老師的手掌有點不太一樣。把手聚攏在一起發現劉老師的手掌居然是青色的!這是血氧飽和度偏低的癥狀,同事勸他多休息,可他笑著說:“來高原就是要嘗一嘗不一樣的滋味!困難是可以克服的!”他與當地老師一樣的作息,沒請過一次假,反而加班加點,積極地開展教育教研工作。

按組織部的安排,劉東老師擔任海西州高級中學教務處主任兼“浙江班”數學教師。但到海西州后,劉東老師教研室更需要人手。于是,劉東老師接受學校安排,頂崗了海西州高級中學教研室主任一職,抱著為州高打造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的想法,主動地工作。州高是海西州教育局唯一的直屬高中,所在地德令哈市也只有一所高中,因而州高的教研活動需要學校自主開展,且缺少縣級層面的評比。他招兵買馬,很快組建了三個人的教研室團隊,并自主開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教學活動。

劉東老師工作講方法。凡事他都會為同事多想一點,多爭取一點。州高的同事也感受到劉老師的真誠,學校的教研氛圍也越來越濃。教師撰寫的論文、立項的課題不僅數量在增加,質量也在提高;參加州、省級比賽的教師都能夠折冠而歸。“即使完成了支教任務,我們教育援青還要繼續。用我們浙江六個地市的六大學科優勢資源為海西州的教育事業,為青海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今年5月,他還成功為同事申請了海西州“李艷娥歷史名師”工作室。

“援青不只是一個點,更要形成一個面,在一個區域內改變教育的生態。”劉東老師不僅這樣想,也是這樣在實踐。

“青海戍頭空有月,黃沙磧里本無春。”東北籍的劉東老師笑著說:“青海——浙江——黑龍江,在地圖上勾畫出的是一個大大的“√”,我要用實際行動來完善她,讓德令哈的教育也能春意盎然。”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