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陀螺、草編……客家小學學子是“客家文化通”
2021-11-23 12:17:05 來源:龍泉驛區客家小學
1
聽新聞

為了推動學校客家文化課程的縱深發展,2021年11月19日下午,龍泉驛區第四責任片區督學陶友珍、李金鳴、劉萬鈞、戚懷順,蒞臨客家小學開展了聯合督導工作。

第一環節:校園巡視

首先,四位督學對校園進行了查看,他們對學校的疫情防控、食堂管理、校園文化、習慣培養、常規落實等方面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

第二環節:工作匯報

接著,督學一行和學校行政以及部分老師聽取了汪宗蓉校長的專題匯報——學校基于“五育并舉”特色發展背景下的客家文化課程的開發與實踐。汪校長匯報的主題是“探索課程實踐 促進特色發展”,她從“追根溯源,找準學校特色發展之根基”“頂層設計,建構客家文化教育體系”“多維整合,促使客家文化課程有序推進”“對標規劃,梳理課程預期的效果與改進策略”四個方面就學校客家文化開展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

第三環節:走進課堂

然后,四位督學在客家小學老師的陪同下分成四組分別走進每個年級的客家文化課堂觀課。

“月光光,秀才郎,騎著白馬過蓮塘……”一首首經典的客家童謠在教室里傳唱,老師們用視頻、電子琴等教授客家童謠,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學習童謠的快樂。

打陀螺、滾鐵環,童年游戲在校園里流行,客家文化課程的老師帶著孩子們在寬闊的操場上玩著打陀螺和滾鐵環,不亦樂乎。

“歡迎來到第二廳,這里的主題是耕讀傳家……”小解說員們正在分組展示家風館解說,儀態大方、手勢自然、語言親切。據悉,這些小解說員們將到洛帶鎮博客樓三樓的四川客家家風館開展現場職業體驗活動,為游客解說。

樹根、果子、超輕黏土,還有麥稈和布料,這些材料用來做什么呢?原來五、六年級的同學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精心制作手工作品。

五年級創意根果畫課程

六年級布言布語課程

五年級非遺草編課程

第四環節:督導總結

最后,督導組就本次在客家文化課堂中發現的亮點與問題進行了坦誠的交流。客家小學全體行政、各年級客家文化課教師代表參與了交流座談。汪校長也代表學校進行了表態:在“五育并舉”特色發展的背景下,學校將進一步通過客家文化課程的開發與實踐,推動客家小學每個生命奔向更廣闊的舞臺,為促進地域特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盡綿薄之力。

本次督導活動,彰顯了客家小學師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展示了客家文化課程學習成果,同時也為下一步工作找準了方向。(李林)

童謠,陀螺,草編,客家小學,客家文化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