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羊區教科院小學數學教研員張瑩老師、劉艷老師、嚴姝娥老師先后來到成都市青羊實驗中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青羊實驗中學附小),了解學校在“雙減”后的一些實際舉措,深入課堂調研教學實效,指導學校的教學研究,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雙減”工作,提升和鞏固教學質量指明方向。
張瑩老師分別聽了五年級向紫微老師、四年級李楊老師的常態課。
向紫微老師執教《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李楊老師執教《加法和乘法交換律》一課。課后,張瑩老師對兩節課給予了肯定,她認為兩位老師始終以目標為指導,巧妙地設計,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不僅充分落實了本節課的目標,同時課堂的定位也從知識、能力立意走向了思維、智慧立意,這種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課堂教學中的一條“暗線”,只有持之以恒的啟迪智慧才能讓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呈現出思維階梯式螺旋上升,最終實現核心素養的落地生根,持續發展。
劉艷老師分別聽了六年級蔣燕老師、一年級易玲老師執教的兩節常態課。
蔣燕老師展示《百分數的應用》,易老師執教《可愛的企鵝》。劉老師肯定了兩節課中的亮點,為老師精心巧妙地教學設計點贊。劉老師提出第一堂課“新課不新”,如何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引發老師們思考,通過方法上的溝通讓孩子們理解不管是哪一種方法,最終都將指向百分數意義。隨后,劉老師談到《可愛的企鵝》一課,本節課是圖畫應用題的雛形,也是對減法意義的豐富。劉老師還談到在第一環節中利用手勢來加深孩子們對加法意義的理解,要用明確的方式幫助孩子在頭腦中建立圖畫應用題的雛形,從而更深刻理解減法的意義。
蔣燕
教研員劉艷
嚴老師聽取了二年級張愛倫老師、三年級陳秀艷老師的常態課。
張愛倫老師執教《分物游戲》, 陳秀艷老師執教《螞蟻做操》。課后,嚴姝娥老師點評到,兩位上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教態親切,對學生的發言都能給予及時到位的評價,課堂環節設計巧妙,邏輯清晰,并能充分的應用現代教學技術輔助教學,使情景呈現、探索過程更加生動直觀。附小的學生自信大方,在課堂中能合理質疑,大膽嘗試,和同學有效的合作交流,并能用準確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陳秀艷
教研員嚴姝娥
三位教研員的到來,不僅為提高附小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了指導,也為“雙減”政策的扎實、高效落實指明了方向。學校也將帶著本次活動的收獲繼續加強校內的教學研討活動,以研促教,讓“雙減”下的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減負提效,青羊實驗中學附小一直在路上!(賴波 通訊員 李艷霞 卓春麗 姜海波 謝嘉馨)
青羊實驗中學附小,“雙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