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第五屆教師讀書節在彭州實小舉行
2022-04-23 10:33:50 來源:彭州市實驗小學
1
聽新聞

為了營造“切問博學、知行合一”的學習交流氛圍,做好地方文化傳承,切實推動彭州市中小學教師參與到“與經典為伴,與圣賢為友”的讀書活動中,讓讀書成為教師最好的修行,不斷裨益教師專業成長,4月22日,由成都市教育學會指導,彭州市教育學會、彭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彭州市教育研究培訓中心主辦,彭州市實驗小學、湔江詩歌學會承辦的彭州市第五屆教師讀書節在彭州市實驗小學舉行,同時在云端與重慶市渝中區中華路小學、德陽什邡市禾豐小學、成都市智慧教育裝備“IE”閱讀名師工作室的教師們遠程連線,并由成都市教育技術裝備中心全程直播。

蒞臨活動的有成都市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王明憲、成都市教育學會副秘書長胡燕、彭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慶福、彭州市文化館館長鄭興明、彭州市地志辦副主任王鳳艷、彭州市教育學會會長任傳久,此外,彭州市教育局領導、相關科室的領導以及愛好閱讀的優秀教師代表也在席間。

只有充滿閱讀的學校才會發生真正的教育,此次教師讀書節活動的主題為:文化溯源,書香潤教。活動共十一個環節,由彭州市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小學德育、道德與法治教研員周靜主持。

彭州市實驗小學校長胥勇向蒞臨本次活動的嘉賓表示歡迎。每一本好書都是一道亮光,人因閱讀而高貴,胥校長倡議師生家長共享讀書之樂,共品書香之美。

接著,蘇稚雅老師帶來了《回望•回守——知民俗 識家鄉》的讀書鑒賞課。蘇稚雅老師以群文閱讀課的形式帶領孩子們閱讀了《彭州民俗》中的《丹景山鎮關口棒棒會》、《葛仙山鎮葛仙會》、《敖平鎮風箏節》。孩子們通過閱讀,穿越時空,回望過去老彭州、老村鎮中那些獨特的民風民俗。守住民俗就是守住了根與愛,隨著配樂朗誦,孩子們明白了傳承、發揚家鄉民俗的意義。

風土人文構筑著一方人的骨骼和血肉,我們從風土人文可以找到我們的來歷和密碼,知道這座城市的性格。劉肖輝老師的誦讀拉開了情景劇《我們一起去趕場》的序幕。實小師生通過繪聲繪色的情景表演,把彭州民俗中的天彭牡丹、交通工具雞公車、抓子兒等民俗游戲展現給了觀眾,也把《彭州民俗》這本書介紹給了大家。

隨后,彭州市地志辦副主任、《彭州民俗》執行主編王鳳艷上臺贈書,彭州市實驗小學黨總支書記田啟祥接受捐書。接著,王主任簡要地介紹了《彭州民俗》的編排,并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彭州民俗》能激發中小學生探索家鄉風土人文的興趣,將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深植于每個彭州人的心間。

活動第六個環節——彭州市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小學語文教研員韓穎老師對蘇老師的課做點評。韓老師強調了新課標中語文課堂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要求,并對蘇老師這節課所選例文、問題設置、閱讀策略指導做了高度評價。

本土文化工作者、彭州市文化館館長、詩人鄭興明老師也受邀對《彭州民俗》這本書作了點評分享,認為我們的生活處處都是民俗,認識民俗就是向生活學習。

隨后,活動連線了重慶市渝中區中華路小學、德陽什邡市禾豐小學的老師和成都市智慧教育裝備“IE”閱讀名師工作室的老師。

重慶市渝中區中華路小學的何娟老師認為本次活動體現了彭州教育在“雙減”背景下促進學生思維、認知發展的嘗試。德陽什邡市禾豐小學的張萌老師表達了觀后感——要親近書本,在閱讀中做智慧、幸福的老師,讓民俗文化深深扎根心中。成都市智慧教育裝備“IE”閱讀名師工作室的李娜老師也肯定了閱讀地方民俗作品在立德樹人的積極作用。

之后,彭州市教育學會會長任傳久做了題為《讀書、修煉,爭做魅力無窮的老師》的發言,任會長認為讀書為教師個人魅力賦能,而《彭州民俗》這本書有助于彭州人講好自己家鄉的故事,增長教師執教的教育魅力,進而培育地方文化的守護者和傳播人。

成都市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王明憲代表成都市教育學會肯定了彭州市教育學會長期以來富有成效的工作。同時,王會長強調,在網絡信息時代和“雙減”背景下,信息技術不能替代教育的全部,倡議師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構建書香校園,促進健康發展,提升教育品質。

彭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慶福講話。王局長代表彭州教育局表達了對與會單位的感謝,表明彭州教育定扎根中國大地,長足地推動培養師生文化自信。“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我們的生命因閱讀而常青。學校有會閱讀的老師,校園才會充滿書香,學生跟隨讀書人,教育才會是生命禮物,而不是精神負擔。老師們定將閱讀當做人生的必修課,讓閱讀為職業奠基培根,在“雙減”背景下,做幸福的書香教師,做學生們心靈成長的領路人!魏雅莉 通訊員 楊陽)

彭州市實驗小學,彭州教育學會,第五屆教師節

標簽: 彭州市實驗小學 彭州教育學會 第五屆教師節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