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與“網課”有了史無前例的親密接觸。這個加長版的假期中,“停課不停學,居家不停課”成為了你們日常生活學習的主旋律。臨近開學,網課這一教學形式是否還會繼續保留?
答案是肯定的。
9月開始,各中小學的課程將在空中課堂同步上線,與線下課程同頻“共振”,保障在突發情況下,實現線上線下隨時切換、無縫銜接。
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有序銜接,既是為“防疫”做好充分的準備,也是對“停課不停學”最堅實的承諾。小編在近日的探訪中發現,很多學校不僅延續了疫情期間的“空中課堂”,更是將“空中課堂”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順義區光明小學各學科老師統一協調教學內容,根據學科特色和班級學生實際情況,將線上資源與教師經驗有機整合,將空中課堂的教學內容作為“課件”融入到線下教學中,讓學生享受到“線上學習、線下互動”的高品質學習過程。
還有的學校,將實踐活動“搬”到了線上。例如171中學就正在抓緊設計學校的云實踐活動,活動平臺有成果可提交、可記錄,不留下空白。
分層教學一直是各個學校教學的難點,而線上教學的方式,恰恰補齊了這一短板。人大附中西山學校將比較難的學科專題錄制成微課,如物理學科中特殊法測量密度和電阻等難度較大的部分,通過微課的形式讓學生們在線上反復聽,從而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另外,學校還會把試卷講評錄制成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在考試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問題,進行有選擇有目的的聽課,滿足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需要,真正做到各取所需,落實分層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讓圓桌小編想到了大學的“慕課”,二者真有些異曲同工之處呢!
除了線上教學,“線上答疑”也讓大家嘗遍了“甜頭”。很多學生反映,線上答疑的效果比線下更好,更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但究竟是線上答疑,還是線下講解,仍然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人大附中西山學校將把同學們在學校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在課堂上進行集中講解,對學習比較吃力的學生采取面批面改的形式。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課堂學習過程中或在寫作業的過程中遇到的個別問題,將通過微信或網絡直播平臺進行即時線上答疑,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掌握知識,夯實基礎。實驗二小平谷分校在新學期也將繼續以“任務單”的形式開展預習和練習,每班每周開展三節線上答疑課程配合線下課程,及時解決學習疑問。
在豐臺二中,線上交作業、線上答疑也將成為學生開學后的新日常。如果有同學在放學后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線咨詢老師,老師依然會全程在線支招答疑。
有的同學說了,網課的功能只局限于上課和交作業嗎?當然不是,體育運動也可以在“云端”共此時。
盡管開學后,各學校的體育課逐漸恢復正常,但有些學校“在線打卡”的體育運動仍然會繼續。實驗二小平谷分校開學后,將在每天進行居家健康監測的基礎上,再開展“2-15”居家體育運動課程,即早晨15分鐘居家健身操+3分鐘跳繩運動視頻報備,同學們需要上傳健身操、跳繩運動視頻或照片進行班級展示;傍晚15分鐘親子運動,包括親子墊上游戲或親子體能訓練或親子競技訓練。體育教師將根據上傳視頻記錄考勤、進行評價。
除了線上打卡體育鍛煉之外,實驗二小平谷分校還將線上藝術實踐直播課程寫進新學期的“課表”里,學校利用云視訊網絡平臺,以年級為單位每周安排三項直播課程,即書法藝術、圖畫日記、勞動實踐;周六日將開展線上學習游戲互動課程,以智力游戲、數學游戲、科學實驗及制作等課程內容開展思維訓練。圓桌小編在采訪時聽到該校的老師透露:這些云課程直播的互動性一點都不次于快手、抖音的短視頻呢!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其實是未來基礎教育發展方向”,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曾在做客某直播節目中如是說。線上線下有效銜接,促進學習“提質增效”。小編想對大家說,開學后我們迎來的不僅是線上線下的“開學第一課”,還有第二節課、第三節課,未來,線上、線下同步教學將成常態,所以,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祝大家學習順利!
教育圓桌小編劉婧林艷武文娟
2020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