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2020-09-28 15:04:50 來源:全國校園足球暨體衛藝官方
1
聽新聞

《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這一文件應時而生、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為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改變學校體育面貌、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體教融合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必須切實改變在學校教育中重德育、輕體育的現實狀況,更加充分地發揮體育在教育中的育人功能,為建設健康中國夯實基礎。

《意見》的出臺,有其時代背景。一方面,由于學生課業負擔重、升學壓力大等原因,體育在普通學校教育中得到的重視還不夠,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和競賽的時間、機會、條件不充分,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另一方面,以國家體育總局為代表的體育管理部門在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方面遇到了困境,傳統體育學校面臨招生難的情況,專業運動員的文化課學習很難得到保障。以上種種,決定了體教融合工作有其必要性和緊迫性。

體教融合的關鍵在于思維方式的融合與資源的融合。意識決定行為,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都需要改變思路、放下身段。體育部門和體育系統的人士要擺脫門戶之見或是片面追求競技成績、忽略包括青少年在內的運動員的文化學習的觀念,而教育部門和廣大高、中、小學應充分意識到體育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體教融合的過程中,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同樣重要。由于學生在校時間長,教育部門特別是校長的主觀能動性更是關鍵。體育部門則應在專業知識、教練人才、技術支撐等方面充分發揮己之所長。如果說轉變觀念是深化體教融合的前提,那么共享包括經費、訓練場地、設施、教練員、裁判等硬件和軟件資源則是實現融合的必由之路。如果沒有資源的深度融合,那么體教融合很可能浮于形式、流于表面。

深化體教融合,必須改變體育只是跑跑跳跳或者簡單地做些運動的觀念,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毛主席曾經說過:德智皆寄于體。蔡元培先生也認為:完全人格,首在體育。只有通過適當的競賽,體育的教育功能才能被充分挖掘,促進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掌握體育技能、養成運動習慣的目標也就能水到渠成地實現。因此,體育競賽不應只是運動員的專利,也應融入廣大青少年的日常生活。通過組織青少年參與體育競賽,可以幫助他們體驗奧林匹克精神,嘗成敗、知榮辱、守規則,通過潛移默化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

少年強則中國強,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是建設健康中國的必然要求。只有真正讓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讓體育運動和競賽在校園里、在青少年中廣泛普及并開展起來,才能切實扭轉青少年體質健康下降的不利局面。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中國的競技體育自然會有更加堅實的基礎和更加肥沃的土壤,品學兼優、德體兼備的高水平競技人才也會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來。

深化體教融合,必須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更要杜絕錦標主義至上的侵蝕。開展校園競賽的目的,首先是促進體育活動的廣泛開展和青少年健康發展,其次是培養和發現有天賦的苗子,然后才是爭取佳績。因此,在深化體教融合的過程中,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應鼓勵學校為體育教師、兼職教練等工作者建立完善、多元的評價和激勵體系,引導他們走上科學、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并將那些因片面追求成績而弄虛作假、消極比賽、以大打小的亂象阻擋在校園體育的大門之外。

《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抓住了體教融合的關鍵點和要害,方向明確、內容豐富、針對性強。不過,要想切實實現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目標,文件的出臺僅僅是第一步。只有群策群力、扎實落實,才能讓政策紅利真正惠及廣大青少年。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