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層次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2020-12-16 13:33:06 來源:新華網
1
聽新聞

“要面向需求來辦教育。但這個需求是多元化的,既有國家戰略需求,又有社會需求,還有教育教學按照自身發展規律體現出來的需求。”日前,在第十一屆新華網教育論壇“2020·CIP教育創新大會”高等教育專場中,天津大學副校長鞏金龍說。

鞏金龍介紹,天津大學堅守興學強國的使命,堅持面向需求辦教育,學校依托校內、國內和國際等方面的評估和認證體系,構建了結構科學合理的校內專家評估隊伍,對校內專業、學科按周期進行評估。另外,學校借鑒ISO9000質量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術,構建教育質量管理體系,大力推動全方位的專業認證,包括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商科等相關的專業認證,通常是3或6年一個周期。“天津大學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并結合招生-培養-就業-成才的過程分析預測未來產業發展的新需求,進行專業設置結構和培養方案的優化。”

學生招進來,更要培養好,形成完整的成長成才鏈條。為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鞏金龍強調,要把思政教育全方位貫穿、深層次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對于經典的教材,我們要學懂弄通,學原文、悟原理。對于傳統的理工科專業,我們要進一步融合經典理論教學與新工科教育理念、教學模式,面向產業未來需求,實施項目式教學,促進學生差異化、個性化、多元化發展,讓學生更加有方向、有目標,朝著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深入發展。這其中還有本研貫通培養機制,都是天津大學對于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

“讓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第五輪學科評估體系在進一步深化和落實這一理念。”秉持這一理念的鞏金龍認為,每位教師高尚的職業精神、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優良的學習習慣決定了其所開展教學科研工作的潛力和質量,把經典、前沿、高階的知識系統地傳授給學生。“因此,要把好教師入口關,實現從‘招人’到‘找人’的轉變。要充分運用好專業與評估體系,特別是國家級和國際級的認證體系。相對應,學校也要加強課程、專業和學科建設,探索形成高標準、可操作的評價、淘汰和流出機制,形成一個良性、動態的循環。”

談到教育評價改革,鞏金龍說:“不破不立,最核心的就是我們到底要評什么、怎么評。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基本職責,要在制度和評價體系建設上進一步保障。”他認為,學生的評價體系也要更加多元化、過程化、個性化。“世界上一些有悠久歷史的頂尖大學更多采取的是一人一評價制度,如今,在‘破五唯’背景下,破除學生‘唯成績論’等不良導向,構建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培養和評價體系,是接下來人才培養評價體系綜合改革需要做的重點工作。”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