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化的校本課程讓學生受益
2021-04-28 11:01: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1
聽新聞

陶藝、國畫、無人機、編程、AI....。。在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學生可接受多樣化的校本課程項目教育,涵蓋道德與修養、語言與表達、科學與探索、運動與健康、藝術與審美等領域。多樣化的校本課程讓學生受益。

每周五下午是該校開展校本課程的時段。傳統工藝、科創課程、藝體課程輪番進行,給學生帶來了多彩的課程體驗。據統計,2017年至2019年期間,該校共開展幾十項專題活動和比賽,獲得了50多項國、省、市級獎項。

據介紹,2001年,為了促進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發展,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開始摸索校本課程的開發。該校課題組用問卷、訪談等多種方式進行課程需求調查,分析學生、教師和家長對課程的滿意度,基于調查結果開始創設第二課堂,學生則根據個人愛好參加興趣班的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采取串班上課的形式實施。至2006年,該校已經創設與美術、音樂、體育、科學、信息學科等學科相關的20余門課程。

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校長潘華莉說,經過多年的探索,該校已建構具有系統性的課程體系,建立從需求分析、頂層設計,到內容開發、課程實施,再到評估反饋五個系統性的開發流程,共開設80多門校本課程。在課程總體設置上,階梯式的特色主要體現在分年級、分年段設置不同課程門類。在某一具體課程上,則體現為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分年段和年級進行課程內容選擇。

騎樓泥塑、《新海南新愿景》英語舞臺劇、“走進海南夢工廠”旅行研學課程……一系列帶有海南本土特色的校本課程被開發出來,受到學生們的喜愛。

“騎樓文化是海南獨特的建筑文化,也是海南人勇于開拓進取的精神象征。”潘華莉說,與當地文化結合是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最大的亮點,學校通過校本課程向學生介紹本土特色傳統文化,培育鄉土情感。延伸拓展學生對本土文化理解的同時,激發起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就讀四年級的魏煜軒說,通過校本課程,收獲了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

除此之外,該校還以國畫、刺繡、合唱和版畫等校本課程為載體,融入具有海南特色的海洋文化元素,形成具有瓊島文化印記的海洋意識特色課程。據悉,未來該校將開發黎錦、自貿港文化元素等特色校本課程。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