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的通識選修課程,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教育體驗
2021-04-28 11:07:23 來源:中國青年報
1
聽新聞

“只要將測試的食物放進去,就可以讀取食品的甜度。聽著有點神奇,但這臺儀器做到了。”日,在浙江工商大學食品感官科學實驗室里,20位來自不同院校、不同學科的學生一起體驗了一把食品感官分析技術,聽張衛斌老師講授了“味覺改變生活”——這也是最受學生歡迎的通識課程之一。

為全方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共享教育資源,去年4月,浙江工商大學牽頭,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杭州師范大學、浙江海洋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傳媒學院、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一起建立了“浙江省高校通識教育學共同體”臺。

當天的“味覺改變生活”即是通識教育學共同體開設的線下“游學課”。目前,該共同體開設的線上課程還有“機器人中的機械工程”“浪尖上的海洋體育——海島野外生存”“中國竹文化”等20余門。課程上線不到半年,有8000名學生參與選課。

浙江工商大學教務處處長厲小軍介紹,校際課程資源共建共享是通識教育學共同體的重要載體,打造特色的通識選修課程,讓不同高校、不同學科學生跨校跨專業選課、交流和研討。“通過校際協同,既為培育學生通識素養提供了多選課、選好課的可能,也讓學生真正根據興趣和需要選課,擁有更多的學、教育體驗”。

目前,僅浙江工商大學就開設了200多門通識選修課程。其中,不少課程由多個學院的教師共同授課。

目前,浙江8所高校的通識教育學共同體還在進一步整合推動校際、學科之間的滲透,邀請共同體外的名師和社會知名人士參與創建在線課程、精品通識課程、經典閱讀、電影賞析、通識教育講座等,并引導學生跨校跨專業學、分享。

據悉,各校還進一步明確通識教育課程的管理規范,包括放開選課限制、加大課程宣傳力度、加強選課服務指導、增開課程數量、統一課程學分等,同時搭建質量監控數據庫,開展學生通識素養測評。 (記者 董碧水)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