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良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委黨校校務委員、副教授,今年4月,他被選派到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擔任黨委書記,充實這所民辦學校的黨建力量,帶領該校黨建工作進一步走上規范化軌道。
近年來,欽州市建立健全民辦學校黨建工作運行機制,通過機制建設、政策配套、載體創新和示范引領等有效方式,把黨對民辦學校的全面領導貫穿于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讓黨建工作成為民辦學校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
① 夯實基礎,組織體系立起來
“我們通過派遣一批、發展一批、接轉一批、查找一批、吸收一批的‘五個一’機制,不斷發展壯大民辦學校的黨員隊伍。”欽州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欽州先后印發了加強民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相繼成立了市、縣(區)民辦教育機構行業黨委,構建“三位一體”民辦學校黨建工作體系,不斷完善民辦學校黨建工作機制。
欽州市教育局在批準設立民辦學校時堅持“三同步”,即堅持黨組織同步設置、黨的建設同步謀劃、黨的工作同步開展。該市把民辦學校黨建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內容,做到民辦學校黨建工作與公辦學校同部署、同培訓、同檢查,確保民辦學校按照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辦學,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學校黨建工作做得好,關鍵要有主心骨。”欽州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賴廷耀說。該市以基層黨建“兩隨機”為契機常態化指導推動民辦學校黨建質量提升,安排60多名優秀黨員干部、教師到民辦學校擔任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黨建工作指導員),促使民辦學校的黨建工作規范化、長效性發展。
欽州市內民辦學校按照應建盡建、能建快建的原則,通過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選派教師組建等形式組建了本校黨組織。目前,全市已有291所民辦學校設立了黨組織,實現了所有民辦學校黨的工作全覆蓋。
② 筑牢堡壘,黨建陣地活起來
兩年前,欽州市文實中學與欽州市第一中學確立了共建幫扶關系。此后,欽州一中在黨建、教研、教改等多個方面對文實中學進行全方位幫扶,經常派出黨員骨干教師到文實中學支教、上示范課、指導教研工作等,切實提升該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感謝欽州一中的無私幫助,讓我們的辦學水平邁上了新臺階。”文實中學董事長譚宏德高興地說。目前,該校學生由辦學之初的40多人迅速增加到近2000人,學校黨支部2020年獲評為欽州市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
近年來,欽州市實施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黨建結對幫扶共建工程,要求學區內公辦學校黨建示范點與民辦學校結成幫扶對子,采用“1+X”的模式,雙方簽訂共建協議,明確共建任務,切實做到日常聯系和集中幫扶相結合,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通過“結對共建”方式,欽州市所有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均與市內一所以上民辦高中建立合作關系,帶動民辦學校教師共同學習、共同發展。同時,該市還組建了16個市級以上示范園為龍頭園的學前教育集團,通過黨建引領、送課下鄉、一課多研、跟崗學習、師資互派等形式,持續提升民辦幼兒園的保教水平。
“我們還在民辦學校建立了黨建工作站,以層級聯動機制幫助民辦學校解決辦學過程中遇到的各項難題。”欽州市委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福勇介紹,通過完善系列相關制度,及時掌握民辦學校黨建開展的情況并有計劃地解決。一年來,該市教育局共收到民辦學校提交的意見和建議16條,妥善解決12個困難問題。
③ 深度融合,黨建品牌亮起來
欽州市浦北縣雙語幼兒園在成立初期就成立了黨支部,把支部建設與幼兒園中心工作有機融合,通過“黨建+德育”“黨建+教研”“黨建+隊伍建設”等多種方式,促進園所辦園水平不斷提升,在園幼兒由創辦初期的27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500多人。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黨支部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通過黨建引領,全園教職工的凝聚力持續增強。”該園黨支部書記、園長龍莉告訴記者。創辦近7年來,該園黨支部獲評為全市社會組織先進黨組織、市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園所獲評為市級示范性幼兒園、4A級幼兒園、自治區一星級多元普惠幼兒園等。
在抓好民辦學校黨建工作過程中,欽州市按照“黨建+”模式,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民辦學校教師培養、德育工作、校園文化建設等各項工作中。市委教育工委定期組織開展民辦學校“三聯系三示范”和“三比三看三爭”主題活動,通過黨員教師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讓黨員教師真正成為民辦學校課堂教學的中堅力量和攻克教研課題難關、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主力軍,使民辦學校黨建工作與各項管理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