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開學了,全國中小學生收到一份大禮包。昨天,教育部印發通知,明確提出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置重點班。
有筆試就有分數,有重點班就有非重點班。當分數成為教學的唯一衡量標準時,一系列教育焦慮就會浮出水面。“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從探索暑期校內托管、禁止學科類校外培訓,到這次開學不再分重點班、小學低年級不進行筆試,一系列舉措目的很明確,就是用更科學的方法提升教學質量,讓教育回歸校園。尤其這次,教育部在新學期開學前印發通知,內容之細,可見減負決心之堅。
這是“雙減”以來第一個學期,校園期待新氣象。拿小學一二年級來說,正是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的黃金時期,打牢基礎比試卷上的高分更重要,“全班都考100分,就兩三個學生考了95分”也正常。這時候,過分強調分數,反而打擊了學習積極性,還容易掩蓋真正的問題。俗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目前國家從頂層設計為學生和教師松分數之綁,學校和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政策利好,讓樹立好思想好品行、培養好習慣成為小學“第一課”,教育才能有后勁。
不分重點班,也是這個理。學生在中小學階段還不“定性”,原本就有無限可能。給他們貼上“學霸”“學渣”的標簽,只能惡性循環,讓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在一小部分學生或家長手里。久而久之,不僅過早地放棄另一部分學生,更影響著城鄉、區域之間的教育公平。新學期,個別學校理應拋棄僥幸心理,在均衡配置師資基礎上及早探索出提升教學質量的創新做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之樂。
新學期要有新氣象。“雙減”之下,任何有違教育本質的人為“劃重點”行為,到最后都只會抓錯重點。唯有以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不斷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既把教育的蛋糕分好,又努力把蛋糕做大,校園才能百花齊放,萬象更新。(劉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