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論壇
為切實降低學生考試壓力,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30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強調,《通知》明確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初中年級從不同學科實際出發,可適當安排一次期中考試。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長期以來,考試分數是很多老師和家長評價學生的重要標準甚至唯一標準,一旦學生考試分數拖了班級后腿,一些老師往往不給好臉色。比如,2016年,云南昆明武成小學國福分校一年級某班老師,要求期末考試語文96分以下的同學站到講臺上向96分以上的同學道歉,說自己“拖后腿了”。
從教育科學角度說,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重點是基礎知識和各種良好習慣。減少考試,小學一二年級取消紙筆考試,是對過去小學階段過度實施應試教育的糾正,是回歸育人本質。
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德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智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勞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勞動實踐習慣。習慣就是素質……”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各種良好習慣。小學一二年級取消筆試,可以直接降低學生課業負擔,有利于推動老師和家長將教育重點轉向小學生各種良好習慣的培養。
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有其科學規律,不同年齡段的教育重點理當有所不同。小學一二年級階段,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一旦錯過,再進行此類教育,往往是事倍功半。對此,家長和老師都要轉變觀念,真正回歸到育人、樹人的路徑上來。(張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