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學育“文化健康人”夯實大學生素質基礎
2022-11-02 09:59:16 來源: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學校體育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工程,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和體育強國的重要工作,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奮發向上、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實現以體育智、以體育心具有獨特功能。成都理工大學高度重視體育的育人作用,積極開展校園體育工作,育“文化健康人”。

賡續攀登精神 優化工作機制

作為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成都理工大學擁有66年的辦學歷史。學校賡續攀登精神,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著力培養具有人文情懷、科學素養、責任擔當、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優秀人才。高素質人才應具備優秀的品德、扎實的學識、奮發的精神,而擁有強健的體魄、健康的心態,才能成為高素質的“文化健康人”,為祖國事業貢獻力量。

60余年來,學校始終將體育工作放在關鍵位置,在多年工作積淀下,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學校堅持將體育工作納入整體議事日程,確保各項工作的開展有內容、有要求、有措施、有目標。每年春季運動會前后,學校召開由各學院、相關職能部門參加的體育工作會議,研究年度體育工作、表彰獎勵事項和發展規劃等;定期舉辦重要校園體育活動,學校主要領導、黨委常委及各職能部門、教學學院主要負責人積極參加。學校著力完善頂層設計,各部門、各學院大力支持,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體育學院具體實施,學生積極參與,學校體育文化活動和運動競賽工作順利開展。

完善教學模式 推進教學改革

為了夯實大學生素質基礎,讓學生掌握體育健身技能、養成良好健康慣,成都理工大學體育學院不斷完善體育教學模式,推進體育教學改革。學院全面修訂大學體育教學方案和教學大綱,積極推動大學體育教學與專業教學的有機融合,讓更多專業術科課程出現在大學體育的選項當中,豐富課程體系。

學院推動落實大學體育“三自主”模式,讓學生掌握1—2項終身受益的體育健身技能;鼓勵體育學院教師參加運動競賽和教學競賽,帶動體育教學建設,提高專業技能,累積教學資料和經驗,在教研室課程討論和集體備課活動中提升教學水,將比賽中學到的先進理念運用到教學中,為大學體育課程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實現賽教融合。

學校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充分利用數字信息技術推進體質健康測試智能化進程,實現學生課余鍛煉的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測試效能;拓展大學體育第二課堂,開展體測項目專項鍛煉,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學校通過多重舉措,著力培養體格健美、體能強健、意志堅強、樂觀開朗、團結合作、品德高尚的“文化健康人”。

豐富賽事層次 打造育人特色

學校著力構建多層次、多樣化的體育項目,激發學生參與熱情,打造富有特色的體育育人品牌。其中,學校運動會是龍頭,“成理杯”“新生杯”“體院杯”等單項競賽是主線,全民健身系列賽是特色,常年開展籃球、足球、排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攀巖、跑步打卡、輪滑、自行車、電子競技等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賽事,多層次多樣化的活動吸引了全校師生廣泛參與,每年參賽學生達2萬余人次。

學校現有19個體育俱樂部,涉及籃排足、乒羽網、武術、跑步、射藝、跆拳道、舞蹈、電子競技等不同項目,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和特長參加,目前俱樂部已擁有5000余名會員,開展康健知識運動技能培訓、賽事舉辦等活動,為校級賽事的順利開展提供重要支持。學校積極開展各類校級賽事,通過賽事強化體育訓練和培訓,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體質健康水,培養學生勇于拼搏、頑強奮斗的優秀品質。

構筑制度保障 提高工作實效

為了推進體育工作順利開展,學校修訂了教師考核和職稱評審制度,開辟教學主賽道,將體育競賽獲獎成果列入職稱晉升條件,引導教師以本為主,重視競賽。學校設置專門經費支持校運會、單項賽事、全民健身系列賽以及學生各類體育技能培訓的開展,為比賽和訓練提供經費、場地保障,體育學院大球、小球、操舞、基礎運動、新興項目、體育理論教研室則為各類活動提供師資及理論支持。學校選派體育專業教師到大學生體育俱樂部擔任指導教師,對俱樂部技能培訓、賽事活動等工作予以幫助、指導,調派社會體育指導專業和休閑體育專業學生作為教師助手參與相關工作,解決專業教師人手不足的問題,有效提高了培訓和賽事的質量。

成都理工大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緊抓體育教學及體質測試改革,通過公共體育課、各級賽事及體質測評等多項舉措發展校園體育工作,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操場、走進陽光,通過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與體驗,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成長為合格的“文化健康人”。

標簽: 成都理工大學 立德樹人 校園體育工作 教學改革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