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國內領先的數字化采購服務商甄云科技舉辦2021用戶大會,正式宣布完成6.5億元C輪融資,由美團龍珠領投。此前,其在2018年和2020年先后獲得1.5億元A輪和3億元B輪融資。
如何在資本寒冬下相繼獲得三輪融資,此次用戶大會是一個絕佳的觀察窗口。值得注意的是,在甄云科技本身快速發展之外,大會上進行數字化采購實踐分享的六家企業代表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他們代表市場,從需求、底層邏輯和應用落地的維度,全方位打開了數字化采購的“想象力”。
此次參會的企業代表中有央企、國企,也有民營企業;有綜合性企業,也有日百、零售、物業、能源等行業性企業;有制造企業,也有流通類、服務類企業。他們的數字化采購實踐,表明了企業數字化采購轉型升級的廣泛需求和集中爆發,也為市場提供了一套方法論。
甄云科技深度參與了這些企業的數字化采購升級,也攜手客戶打造了一個又一個采購新場景新模式。
數字化采購并非孤島,而是互聯互通
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前期已經上線多類系統,新建的數字化采購系統并非孤立,而是通過互聯互通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紅星美凱龍在全國230個城市擁有470多家連鎖賣場,一年的采購達數十億元。據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財務總經理兼集團采購部負責人吳平表示,公司在完成了滿足業務需求、核算需求、合規需求的一系列信息系統建設后,2019年計劃構建自己獨特的數字化采購平臺。
他表示,數字化采購管理平臺絕不是一個孤島,而是與整個信息化體系是有機聯合,無縫連接。基于數字化采購管理平臺,一方面通過企業采購商城引入第三方電商平臺(比如京東),另一方面連接預算系統實現業財一體,在申請采購時,即可同步看到是否還有預算;如果預算充足,則在選購商品后,直接生成審批鏈接,傳送至連接的OA系統,負責人直接審批;通過審批后,系統自動轉換為訂單,進入之后的流程(比如物流、入庫等)。此外,新系統還實現了自動對賬,集中結算。整個過程中,采購進度隨時在線查看,事后可追溯。
這一新體系為企業帶來的變革是顯而易見,比如總部將區域采購權上收,統一進行采購議價,同時已上架貨物的選擇權下放,很好的兼顧了統一性和靈活性。再比如通過系統,拉齊信息,減少出錯和無用功。基于一個互通、自動化的數字化采購系統,大大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上海家化高級采購總監陳鋼在分享中也提到了數字化采購管理平臺與OA等系統的連接。上海家化的采購涉及直接采購、間接采購、媒介采購等多個類型,而每類采購都有自己的審批流,且采購的頻次、規模也不盡相同,因此,打通之后,既不影響原有流程,也可解決數據互通的問題。
根據自己的業務特點,如何將數字化采購管理系統更好的融入原有系統生態中,是每家企業都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甄云科技數字化采購解決方案中的核心能力之一。
瞄準痛點,分階段逐步深化
通過數字化采購升級,解決發展中的痛點,在節奏上,一些企業通過分階段實施,逐步深化,最終構建起一個完整的數字化采購新體系。
永祥股份采購總監助理王超表示,傳統采購模式下,采購員忙于提交申請、詢價,沒有時間了解市場;采購流程長,從計劃到詢價之間就有八九個環節;供應商報價頻繁,限制數量后,參與度又降低;采購管理風險難以防控。隨著企業規模越來越大,這些都成為制約因素。
因此,與甄云科技合作,永祥股份實現了供應商管理、尋源管理、協同管理的全流程全周期數字化升級,并引入企業采購商城、移動端,及采購專業溝通工具等,不僅大大提升了采購體驗,同時實現了明顯的成本下降。王超給出幾組數據:采購商城使得工作效能提升30%以上,員工減少達到30%; 5-7天的采購時效,商城采買率所占比例已達51%;采購審批減少6次以上。
在規劃中,永祥股份還將充分利用平臺產生有效數據沉淀,通過挖掘分析,進行業務前置和戰略規劃。同時,基于一站式的數字化采購管理平臺,催生新的場景,比如內部閑置物資交易、員工福利采購等。
明喆集團同樣是基于現實的痛點,開啟了數字化采購升級之路。信息化供應鏈平臺架構設計師潘維總結了公司的四大痛點:物耗成本高、供應商能力參差不齊、需求-預算-結算難以形成閉環、現場人員能力不足。
在整個數字化升級過程中,明喆集團第一步先做了內外部協同,比如先把預算和需求申請對接,將采購與下單對接,再到訂單自動化、訂單確認、供應商交付,倉儲管理直至最后的評價連接起來,進而再把對賬、收票、驗真、財務過賬、付款等連接進來,由此形成一個基礎的架構和數據。第二步,基于這些數據,對供應商進行分級管理,根據情況調整采購策略。第三步,引入風控評估平臺。第四步,把項目經營的成本納入到采購績效考核指標,提升整個采購管理績效。
不難看出,不同業態,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在數字化采購升級過程中,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業務越多元,越需要數字化采購
近幾年,一些行業面臨著服務邊界的不斷拓展,意味著采購涉及的范圍、品類、規模、流程、場景等更大、更復雜,同樣也意味著存在一個數字化升級的極大空間。
資深采購經理人、原新力物業集團行政管理中心總經理鐘鳴表示,2020年疫情爆發后,不僅物業進入人們視野,同時,社區零售等新業態也催生出了新的物業管理場景。物業管理不再局限于傳統的保安、保潔、維修維護,而是涵蓋了幼兒教育、健康、養老、裝修、社區零售、傳媒、體育等多種業態。多業態的經營模式勢必對傳統的采購模式形成極大挑戰。
多品類、高頻次、不定時的采購特征,使得整個采購團隊陷入瑣碎而龐雜的執行過程中,疲于應付。因此,物管行業在選擇對采購進行數字化升級,選擇系統時考慮四個方面的因素:安全性要求、成熟的制度、未來的迭代升級、成本。最終新力物業選擇了甄云科技,雙方通過打造一站式的數字化采購管理平臺,構建起新的采購體系,不僅通過全流程全周期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助力全行業全品類的高效采購,更依托于平臺形成的有效數據沉淀和分析,對采購管理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撐,極大提高了采購團隊的崗位價值,為實現采購的“流程高效化、采購集約化、數據精準化”夯實基礎。
增量之外,還有部分企業存量業務的采購足夠復雜,尤其央企、國企,在既要解決復雜性,還要提升合規性。對于后者,數字化采購本身可實現過程透明化、數據可追溯,在技術上能夠實現相關證據的固化;對于前者,數字化的價值也在逐步凸顯。
華潤集團是一家業務多元化,且存在大量非關聯業務的大型央企,覆蓋大消費、城市建設運營、綜合能源、產業金融、大健康、科技及新興產業六大領域。在采購時,不同行業均存在巨大差異,并且即使同一類企業的采購,發展階段不同需求也不盡相同。
華潤集團旗下潤聯科技軟件產品部副總經理張晨陽表示,面對華潤的復雜且體量巨大的采購需求,采購數字化轉型采取的策略之一是將采購流程分拆,比如分拆供應商管理、合同、尋源等環節,進而對分拆的部分進行數字化升級,然后再以特定規則和方式打通各個環節。
據介紹,華潤集團打造了統一的電子招標平臺,通過該平臺對集團采購進行共性管理,集團統一建設、統一運維、統一提供服務,旗下各單位必須在這一平臺中使用電子招投標服務,但招投標前和招投標后的履約環節,由各單位自行開展建設,并與該平臺打通。整個模式下,供應商信息由全集團統一進行信息匯總,統一進行評估,再提供給各個單位開展采購業務,兼顧共性和個性。
在此基礎上,供應商管理作為一個采購管理環節,也將進一步進行分拆和數字化升級。張晨陽表示,將與甄云科技共同探索供應商數字化管理體系,包括查詢、評級、考核等。在合同協議方面,華潤集團也將提升電子化率。同時,對于MRO采購,也將探索企業采購商城模式,開拓電商化采購場景,以巨大的規模優勢,實現采購成本的大幅降低。
六家企業的數字化采購轉型極具代表性,他們已經成為市場先行者,并以實踐結果證明了數字化采購的巨大價值。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有共性,也有個性,需求不同,策略不同,基礎不同,但甄云科技作為國內領先的數字化采購服務商,通過自己的“產品+服務”體系滿足了不同的客戶需求,陸續服務全球30+行業,或許,這才是其獲得資本市場認可的一大原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