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教學研究的立足點,更是教師成長的舞臺,嚴把教學關,提高教學效能,是“雙減”背景下的核心任務。11月,成都市王賈橋小學開展了一年一度的“人人獻課”活動。
語文學科
曹玥老師采用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把識字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學習,使學生產生識字的愿望。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識字,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生識字的難度。寫字教學中,老師指導比較細致,學生學得扎實。整個課堂氣氛活躍,生動有趣!
劉雨婷老師利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識字,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教學中老師特別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特別重視范讀和范寫。教師課堂中語言親切,特別貼近學生,課堂氣氛輕松,學習氛圍濃厚。
李珍黎老師執教三年級語文課《那一定會很好》。課堂上,李老師利用分層設計的學習單為不同起點的學生搭建支架,通過自學成果的層層展示,讓學生在原有的學習基礎上得到了提升,在感受主人公生命歷程的“變”與“不變”之中,逐漸體會到“心懷希望,熱愛生命”的生活態度,感受到童話故事里的豐富想象和人生啟迪。
吳前錢老師執教四年級語文課《爬天都峰》。教學時,吳老師教學思路清晰,重點突出。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明白寫事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通過重點段落學習作者抓住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的方法把“我”爬天都峰的過程寫清楚,從而落實本單元引導學生認識和把握把一件事情寫清楚方法并運用到習作實踐中去的習作能力的培養。
數學學科
夏赟老師執教的是三年級的數學課《螞蟻做操》,在課堂中注重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體驗算法多樣性;利用點子圖數形結合來幫助學生理解乘法豎式的算理,這樣處理直觀生動、易于理解,印象深刻。
巫月圓老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教學過程清晰完整,注重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借助情景體驗活動,生動形象地幫助孩子理解前后,體會前后的相對性。
藝體學科
曹思蘊老師執教音樂課《母雞叫咯咯》,本課的設計緊緊圍繞音樂創造的情景開展。每個環節都涉及不同的問題,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其中,并感受音樂。隨著各個教學環節的層層推進,不斷深化本課主題,最終激發出學生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馬添慧老師在教學中創設青蛙跳遠比賽的情景,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利用有序高效的小組活動,充分引導學生去操作、觀察、記錄、比較,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科學學習能力。
此次人人獻課活動,不僅為獻課教師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一次教學基本功的鍛煉和檢閱,同時也為所有老師營造了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不斷探索、不斷反思的良好互動氛圍。下一步,學校將繼續落實國家“雙減”政策,提高“常態課”教學質量,努力打造高效課堂,讓課程成為育人的載體,讓課堂成為教師成長的天地。(魏雅莉)
以教促研提質量,王賈橋小學,“人人獻課”,精彩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