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地方政府指導價的實施或逼近,校外培訓收費將面臨定價“天花板”
伴隨“營改非”期限臨近,為確保學科類校外培訓的公益屬性,堵住行業過度逐利和機構跑路的通路,多地陸續公布了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的資金監管細則,政府限價的實施路徑也逐漸明晰。
近日,作為浙江省“雙減”試點市之一,金華發布《關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有關情況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至此,金華也成為浙江省首個、也是全國范圍內為數不多公開非營利性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政府指導價標準的地市。
金華方面表示,落實預收學費監管工作,督促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嚴格執行政府指導價,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提高或變相提高政府制定的培訓收費標準。
9月初,教育部等三部門公布《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監管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明確,各地要在2021年底前出臺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下稱“校外培訓收費”)政府指導價管理政策。隨后,北京、湖南等多個省市明確提出,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
但除湖南等少數地區在落地政府指導價上取得進展外,多數地區的政府指導價仍處于醞釀期,其定價標準尚未正式推出。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林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稱,在落實“雙減”、整治校外培訓的過程中,政府指導價是最具重量級的舉措之一。它的實施將對教培業的整體生態產生影響,并將成為校外培訓機構在“營改非”期限臨近之際,決定從事還是退出K9業務的重要參考因素。
“正是基于這種重要性及定價的復雜性,各地政府指導價的定價標準遲遲未能推出。當前,多地完成相關定價工作仍需時日,預計更多地區的政府指導價會在本月中下旬出爐。而這個指導價或只是一個暫定價,仍需一個探索試行期。”劉林稱。
“天價”補習班將成歷史
隨著地方政府指導價的實施或逼近,校外培訓收費將面臨定價“天花板”;與此同時,由于主管機構對于成本端的嚴格管控,指導價大概率遠低于市場價,此前“一對一授課,1小時1000元”的“天價”補習班也將成為歷史。
根據金華11月26日公布的政府指導價擬定標準,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班按班型被分為10人以下、10~35人、35人以上三種類型。基準價分別為50元/課時人次、40元/課時人次、30元/課時人次。標準課程為45分鐘,實際時長不一樣的,可按比例折算。收費標準一經確定,上浮不超過10%,下浮不限。此收費標準為試行標準,試行期限1年。
該價格標準公布后,引發廣泛關注。一方面,家長群體有人歡喜有人愁,喜的是有了政府指導價后,家庭花在校外培訓上的預算減少了,愁的是擔心今后找不到1對1培訓的老師;另一方面,教培機構開始思考退出還是留下,如果留下,當房租和人工成本過高,政府指導價不足以支持其正常運營,又該如何轉變發展模式?
有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有了預收款制度和政府指導價之后,預計教培行業的門檻或將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從橫向對比來看,由于線下機構“一對一”盈利空間縮水,班級容量減小,存量數量壓減,或將較線上培訓機構承壓更大。
“校外培訓機構的門檻確實在提高,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被限制發展的行業。”互聯網教育專家、素履咨詢創始人郁苗對第一財經表示,由于學科類校外培訓已經成為非營利性行業,如果從業者的思維仍停留在過去以盈利為根本目的、利潤較為豐厚的行業發展階段,并不具備現實意義。
上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