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為銀行間市場補充流動性
2020-09-28 13:31:15 來源:新華網
1
聽新聞

中國人民銀行27日開展了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在近期央行持續投放短期流動性的情況下,27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的隔夜利率跌至0.685%,為今年5月18日以來首次跌破1%。專家表示,央行近期開展的公開市場操作意在平抑跨季和跨節擾動。

從操作期限來看,9月上半月,央行開展的逆回購操作均為7天期限。而9月18日以來,央行持續開展14天期逆回購操作,7個工作日共開展58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

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表示,這是由于9月底銀行面臨跨季考核壓力,同時面臨國慶節跨節資金需求,對流動性要求較高。在這種背景下,央行開展14天期逆回購操作是想熨平資金波動。

此外,記者注意到,9月18日、21日、22日、23日央行同時開展了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操作,而24日后僅開展14天期逆回購操作。

“24日開展的14天期操作的到期時間為10月8日,如果進行7天期操作,其到期時間為10月1日。二者實際到期日均為節后第一個工作日,對流動性跨季的幫助效果一致。”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總經理陳健恒表示,央行用14天期操作代替7天期操作,是為了依靠期限相對較長的工具,更好地平抑跨季和跨節的擾動。

今年6月以來,央行明顯提升短期流動性投放的頻次,尤其是8月、9月。具體而言,今年1月至5月,央行開展逆回購操作的天數分別為7、5、2、0、4天。而6月至9月(截至9月27日),央行開展逆回購操作的天數則分別達到13、12、17、19天。

陳健恒表示,今年8月、9月的操作頻次為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最高峰。從逆回購操作量來看,8月和9月(截至9月27日)的逆回購操作量分別達到2萬億元和2.28萬億元,創2018年以來的新高。

“9月是一個關鍵時間窗口,貨幣政策操作往往較多。”解運亮分析,與往年情況相比,2015年、2018年、2019年雖然央行公開市場投放量較小,但9月前后都有降準行為,降準釋放了大量流動性。在這種背景下沒必要開展大規模逆回購操作。

“今年的情況更類似2016年,在近期并未降準的情況下,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為銀行間市場補充流動性。”解運亮說。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