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21屆高校畢業生規模再擴大,總量高達909萬人。為“穩就業”,為高校畢業生解決就業的后顧之憂,教育部將通過“五套組合拳”積極推進、落實。
“從以往經驗來看,高校畢業生很多都是在離校前2個月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因此,教育部將把握好這2個月的就業黃金期。”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介紹,教育部將利用2個月時間,通過五步走為畢業生提供多元的就業機會及崗位。
一是加快落實政策性崗位。“升學、公務員、事業單位、大學生征兵等政策性崗位,對于畢業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王輝說。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充分挖掘政策性崗位潛力,推動相關單位招入更多的高校畢業生,并加快政策性崗位的落實,盡早完成招錄工作。從目前政策性崗位的招錄情況看,公務員招錄時間較去年提前了2個月,預計6、7月份完成公務員招錄;碩士研究生的招錄已于4月底完成;普通專升本,按計劃將于6月底完成。
二是大力拓展市場崗位資源。王輝介紹,教育部將充分利用24365校園招聘服務平臺,會同相關部門行業企業持續舉辦大型專場招聘會,同時以就業促進周為契機,推動全國各地各高校聚合社會資源,開展系列招聘活動,在畢業生離校前持續提供更多優質崗位資源。
三是加強就業指導服務,圍繞就業政策、行業需求、求職技能等主題,繼續舉辦互聯網加就業指導的公益直播課,幫助畢業生答疑解惑,盡早明確就業方向,積極主動求職。特別針對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重的湖北地區,教育部將舉辦專場招聘會,為當地高校畢業生提供50萬個就業崗位,助力湖北疫情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
五是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不斷性的服務。教育部將配合人社部門落實好三年百萬青年見習計劃,積極舉辦見習對接活動,讓有需求的離校后未畢業的未就業的畢業生能夠獲得見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