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規范住房租賃市場 讓剛出學校的畢業生有房住
2021-12-01 08:50:51 來源:光明日報
1
聽新聞

11月24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審議《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草案)》。此前一天,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關于加快發展本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新規明確,從嚴控制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漲幅,年漲幅最高不得超過5%。

近年來,在一系列房地產調整政策的作用下,房價總體穩定。但是,在大城市擁有屬于自己的住房仍不是易事,租房而居仍然是很多年輕人的選擇。據統計,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靠租房解決住的問題。而租金上漲過快、押金難退等問題,影響了租房者的幸福感。北京、上海等地或立法規范租房市場,或強化租賃性住房保障,這是對民眾訴求的回應,是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舉措。

租金方面,針對住房租金顯著上漲的行為,北京規定市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干預措施,通過漲價申報、限定租金或者租金漲幅等實現租金水平穩定的目標;在租金、押金支付方面,草案明確向承租人收取的押金一般不得超過一個月租金,并要通過第三方專用賬戶托管,而且住房租賃企業向承租人單次收取租金的數額一般不得超過3個月租金,超收的租金應當納入監管。這一規定,一方面有利于減輕租房者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障資金安全,避免出現因為租賃企業暴雷,導致退不了押金和租金等損害租房者權益的情況。

此外,隔斷房問題一直是一個治理關鍵,備受關注。北京明確以原規劃設計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不得打隔斷改變房屋內部結構,起居室不得單獨出租,廚房、衛生間、陽臺等其他非居住用途空間不得出租用于居住,亮明了監管態度。

與此同時,也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出臺監管政策,從而在居住安全和滿足職住需求等方面實現多方利益平衡。要確保租房者不僅要有房住,更要住得好、住得安全。無論如何,安全底線不能破。

年輕人是城市的未來,是城市的競爭力和活力所在,讓年輕人住有所居,提升租房的幸福感、安全感,不僅關系到從源頭落實“房住不炒”,也關系到城市的發展和未來。當下,我們的住房租賃市場還不夠完善,落實“租購同權”尚有欠缺。

未來,應把推進和落實保障性租賃住房作為解決一線城市住房問題的有力工具,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持續加大供給力度;另一方面則是要不斷完善健全住房租賃市場,建立以長租房為引領的住房租賃供給體系。要通過完善住房租賃市場監管,一手打擊黑中介,治理市場亂象,一手規范住房租賃企業的市場行為,引導住房租賃企業規范化、專業化經營,在提供專業住房租賃服務上發揮正向作用。(李一陵)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