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育人模式變革 鄉村學校高質量發展難題怎么破?
2021-12-07 09:09:42 來源: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變革,即將駛入下一站。

動了教職工的“利益”,變革如何順利走下去?

驚心動魄的全體教職工大會

6月16日,是變革啟動以來第一次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的日子。按照變革流程,經過兩個多月研討出的戰略價值觀方案、聘任方案與薪酬方案,將在這次大會上正式亮相,供全校教師討論。

“覺得方案成熟,可以公布了的,請舉手!”16日上午,領航班的校長們做了最后一次模擬演練。齊刷刷舉起的手下面,每一雙眼睛都激動得發光。“薪酬方案都改20多稿了,完美!”校長朱則光得意地說。

然而,現實情況卻出乎意料。

下午4點剛過,李子臣來到禮堂,選了第一排最靠邊的座位,教師陸續進來,坐到了后面遠離他的另一角。

“有請李子臣同志解讀咱們學校的戰略價值觀方案!”副校長董漢良激情澎湃。稀稀拉拉的掌聲中,李子臣打開了演示文稿——《凝心聚力共謀發展》。

“嘩啦嘩啦”,有教師在臺下批卷子,把卷子翻得很響。

當服務保障中心主任高金成解讀薪酬方案時,更多的教師才抬起頭,開始竊竊私語。有人皺著眉頭,撇了撇嘴:“這肯定不行!”

到了分組討論的時間,教師們一下子爆發了:疑惑、不解、懷疑、抗拒……像連珠炮般發射出來。

“我算過了,按這個分法,我得多干這么多工作才能掙回現在的錢,憑什么?”一位教師把計算器按得啪啪響,得出結果后,“啪”一聲把計算器丟到桌子上。

“差距拉那么大!前面的拿那么多?后面的老師們也辛苦,你讓我們怎么辦!”有些教師還用手指不停地戳著紙質版的薪酬改革方案,旁邊的教師紛紛點頭,“就是!我活兒也沒少干啊!”

“還有10分鐘班車發車啊!”走廊里傳來的聲音教師們仿佛沒聽見,沒有一個人起身離開。“我不回去!我一定要弄清楚!”一位教師擺擺手,轉頭和高金成繼續理論,“這年級主任權力太大了,拿錢多,還不干活,不公平!”

令李子臣感到壓抑的是,教職工甚至對“校長信任度投票”的通過比例都有不小的反對聲音。“必須提高!60%的信任比例也太低了。”

事到半途仿佛要失敗,改革似乎一頭撞進了至暗時刻。

李子臣疑惑了,這樣“出力不討好”的變革還要繼續嗎?怎樣繼續?

“反對的聲音來自個別人、有些人,還是所有人?是情緒還是問題?”這時,領航班這個外部大腦發揮了作用。大家建議李子臣不要在腦子里假想,而是要使用工具量表,對不同的聲音進行分析與管理。分析后,李子臣發現,多數人反對的方案內容,其實沒有幾條。厘清這一點后,李子臣的信心回來了一點。

“反映問題,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參與。”領航班學員趙鳳華對“抗拒”的解讀,讓李子臣有了新的認識:暴露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若希望改革能真正推下去,就不該屏蔽反對聲。當教師能安全地懷疑“校長的信任度指標是否再高點”?這本身就說明他們已經參與到變革中,甚至開始期待變革了。

這么一分析,李子臣信心又回來了。他坦然地拉長了討論過程,讓教師充分表達意見,甚至還進行了不同的分組,本周同質分組,下周異質分組,盡可能地從不同角度收集問題,充分了解每一位教師的想法與顧慮。

收集很重要,但及時反饋,更是緩解情緒、共同走出變革低谷的關鍵。

每周,項目組會根據教師提出的意見作出相應的改進和反饋。比如,針對許多教師“怕自己聘不上”的擔憂,項目組將新方案與之前的聘任方案作了對接,再由不老屯中學的教師楊紅糧把修改部分逐句解釋給大家聽。甚至,針對許多教師提出的“校長信任度投票比例過低”,李子臣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把比例提高到80%。這意味著在以后每年的教職工大會上,只要有10位教師對李子臣投出不信任票,他就將面臨向上級黨委提出辭職的局面——這個比例比北京十一學校章程中的規定還要高20個百分點。

在這個過程中,密云區領導多次到學校現場辦公,解決實際問題,也會關心一下李子臣在變革中是否遇到了阻力。

但李子臣心里有譜,因為導師李希貴早就告訴過他,凡是變革都會按照拒絕、對抗、探索,最后到投入的軌跡走下來,這在管理學中稱為“微笑曲線”,說明只有經歷過這4個階段,才能看到成功的微笑。反過來說,想繞開任何一個階段,都不可能獲得變革的成功。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