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價格下降帶動CPI環比明顯下降。日前,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數據顯示,5月北京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0.5%,同比上漲1.9%,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時隔11個月,CPI同比漲幅重回“1時代”。
從環比看,食品價格下降2.7%,已連續3個月呈降勢,影響總指數下降0.45個百分點,是帶動CPI環比下降的主要因素。其中,肉類隨氣溫升高進入消費淡季,加之生豬產能不斷恢復,豬肉價格下降8.7%;鮮菜價格季節性下降18.3%;雞蛋產能充足,價格下降4.4%;荔枝、櫻桃等新果上市,鮮瓜果價格上漲8%。
非食品價格與上月持平,其中,本市積極落實國家相關要求,開展第二批藥品集中采購,西藥價格下降3.8%;隨著復工復產進程加快,部分服務類別需求不斷釋放,帶動租賃房房租、飛機票和中介服務價格分別上漲0.3%、4%和3.7%;國際金價繼續上行,帶動金飾品價格上漲1.8%。
從同比看,食品價格上漲3.4%,漲幅比上月回落4.1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8成,但漲幅比上月回落14.8個百分點;鮮瓜果、雞蛋和鮮菜價格降幅均比上月有所擴大。
根據北京新發地市場統計數據,5月最后一周,新發地市場白條豬的價格走勢基本平穩,后期仍將是穩中有降的走勢。蔬菜平均價小幅波動,略有上漲。新發地市場統計部負責人介紹,部分蔬菜產區因受到降雨天氣影響,使得當地蔬菜生長受到影響,產量有所下降,表現比較明顯的是豆角類蔬菜。此外,目前蔬菜供應產地正逐步由北京以南地區向以北地區轉換,由于尚不能及時銜接,部分蔬菜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如生菜、芹菜、蘑菇類以及個別小葉菜類等。(記者 陳雪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