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1500元!老師幫忙填志愿不應該成為一門生意
2020-07-27 15:19:12 來源:央視網
1
聽新聞

2020年高考已結束大半個月,各省將陸續公布高考成績。“志愿填得好,勝過高考考得好”,民間流傳的這句俗語或許正說明了填一個好志愿的重要性。

有人就打起了高考填志愿的主意。據黑龍江電視臺報道,綏化市望奎縣一中的3名畢業班老師近期就搞起了高考志愿填報的付費咨詢服務,收費1500元。而這已經算是望奎縣“最低價了”,“別的地方都2000”。為了讓更多考生到他們那兒咨詢,當事老師還特意印出了宣傳單。從媒體披露的宣傳單可以看出,這份宣傳單的寫法頗有講究。例如,宣傳單在第一段寫到“由于在填報志愿時疏忽大意或不明真相……導致考生‘高分低錄’‘低分不錄’甚至遭遇退檔”,退檔還特意用下劃線著重標出。宣傳單指出填報志愿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暗示不注意這些問題就有上述的風險。之后,便用大字號表明自己的專業性,例如有專業團隊,是“畢業班的把關教師”等。

當事老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收費服務對象不僅包括外校學生還包括本校學生。尚不知他們對本班學生是否收費,但在職教師顯然不適合從事這種付費的有償咨詢。

討論當事教師行為是否正當或可從以下的角度出發,即當在職教師進行某項經濟活動時,是否給利益相關群體造成了區別對待的后果或暗示,若無法證偽,則行為不正當。

無論是教育部禁止在職教師有償補課,還是此前某在職教師做微商被查處,都可以看到這條邏輯貫穿其中。具體到此事,如果當事教師對本班學生收費,無疑有違師德;而對除本班學生外的其他學生收費,則容易給本班學生和家長造成“不付費得不到最優咨詢”的暗示,說到底,填報志愿也是分數相近的學生之間的競爭。

在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8年修訂)》的背景下,付費志愿咨詢的正當性變得更加可疑。這份文件提出的“應予處理的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中,就包括了“擅自從事影響教育教學本職工作的兼職兼薪行為”。

1500元這個價格在望奎縣并不低。望奎縣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統計年鑒》顯示,2018年度望奎縣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為45132元。換算到一個月,1500元的咨詢價格相當于該縣從業者月平均工資的40%。而據媒體報道,2020年望奎縣的高考生僅為1978人。由此看來,1500元的定價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所謂的市場需求。這種需求恰恰說明學校和有關部門職能的缺失,竟然讓填報志愿成為了利用信息不對稱而賺錢的一項生意。特別是當記者將此事反映到望奎縣教育體育局時,工作人員卻表示:“那很(正常),那是你們的事。”

客觀地說,類似事件恐怕更容易發生在鄉縣而不是城市,當志愿填報的壓力層層傳導向下時,就更需要當地有關部門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或安排統一宣講,或發動學校的力量,而不是任由志愿填報演變為生意。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