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學生能否外出離校,需要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反對‘一刀切’
2020-08-31 15:21:21 來源:央廣網
1
聽新聞

時值8月下旬,全國各大高校在半年之后終于迎來了陸續返校的學生們。據媒體公開報道,北京目前已有10萬左右大學生返校。出現如此大規模人員的跨區域流動,一方面說明我國疫情防控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也對接下來的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照新版《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對學校疫情防控的要求:一要嚴格做好校門管控,二是學生非必要不外出。

這是否意味著高校要實行全封閉式管理,一入校門便再難踏出?隨著“十一”長假臨近,不少學生也紛紛擔心,一旦開學是否意味著放假也不能離校?

8月27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對部分高校“一刀切”封閉式管理進行公開回應:“這既不是封閉式管理,也不是不準出來。同時,對高校教職工與學生同等管理,一視同仁。此外,至于‘十一’假期學生能否外出離校,需要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反對‘一刀切’。”

雖然沒有具體指明哪些地區、哪些學校可以因地制宜,但這則回應還是給出了明確的信號,即封閉式管理不等于不準出校,同時對教職工的管理要與學生一視同仁。

的確,隨著高校開學,日常教學逐漸正常化,不同年級的學生也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應屆畢業生需要外出實習、找工作,教職工也有每日上下班的通勤需求,不可能在學校“一關了之”。不過,雖然我國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但繃緊的弦也絲毫不能松懈,否則很容易功虧一簣。這便對高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更細的要求,不能因為“懶政”選擇“一刀切”。另外,要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精細化管理,大到管理政策怎么制定,小到學生的吃飯、出行怎么解決,這些都考驗政策制定者的精心與耐心。

希望即將開學的高校能多為自己的學生著想,切實地執行教育部的要求,同時也給予學生相應的關懷;也希望步入校園的學生們能做好防疫措施,不給學校、家人、自己“添堵”,保護好自己,便是為防疫作貢獻。(央廣網評論員 孫冰潔)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