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復旦、南大、倫敦國王學院……近日,一份金陵中學河西分校新入職教師名單刷爆朋友圈。名單上,56位新教師都畢業于國內外名校,且大半是碩士研究生學歷。隨著社會對基礎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高學歷的名校畢業生走進中小學當老師,正成為一種趨勢。高學歷人才的加盟將為基礎教育帶來哪些新氣象?他們對自己的職業滿意度如何?
很多拓展性的知識 讓她的課堂充滿趣味
周景明 金中河西國際部生物/化學老師
最高學歷:布朗大學醫學博士后
周景明,典型的女學霸,學習經歷一路開掛。“我本科是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畢業的,學習的是物理、化學、生物理科基礎學科。研究生和博士都是在韋恩州立大學,博士后在布朗大學。”周景明說。
這樣驚艷的學歷背景去高中當一名老師是不是有點低就呢?周景明堅定地說:“我并不這樣認為,因為在國外讀研時期,我當過助教,博士后期間,我也帶過一些本科生和高中生,對教育比較熟悉,我的爸爸、姨媽、姨夫都是老師,我先生的家族也有很多老師。受家族影響,因此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感情很深,我覺得跟學生在一起很開心。”
為什么沒有選擇去大學做老師呢?周景明說,“大學老師的工作側重于科研,與學生的距離比較遠。高中時期是一個學生能力急速發展的時期,我認為教育不僅是教會學生學習,還有對學生性格、人格和三觀的影響。而這些高中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比大學老師要強得多。”
記者了解到,周景明現為金中河西國際部社科備課組組長,教高一的基礎理科和高二的Alevel 化學和AP化學,曾開設生物選修課,她的課程特別受學生歡迎。
跟學生沒有距離 享受“教學相長”
馬伊名 南京一中江北校區語文老師/班主任
最高學歷:南京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生
“我本科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學的是中國古代文學,我的爸爸媽媽都是老師,從小在校園里長大,對學校有一種天然的熟悉和親近感,所以來到了南京一中當老師。”
馬伊名告訴記者,入職一個月來,從最開始的緊張到現在的從容,她漸漸適應了一名高中班主任的生活。“學生大部分是住宿的,早上6點多起床,6點半跑操,作為班主任6點半也要準時出現在操場上。晚上要跟到10點半同學們放學后才能回家,每天的時間都很滿。”馬伊名說,“不過,隨著跟孩子們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我跟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成就感也越來越強烈。一開始困難很多,現在也開始應對自如。”
作為一名90后的剛畢業的新老師,還帶著學生烙印的馬伊名跟同學們幾乎沒有距離。同學們這樣評價馬老師:“我們感興趣的話題,老師都聽得懂;老師愛好的東西,我們也喜歡。”“我很喜歡高高瘦瘦的馬老師,她的身上帶著一種書卷氣和文藝范兒。”
馬伊名也十分享受這種“教學相長”的快樂:“高中生都是15-18歲的年齡,我們可以一起交流各自的興趣愛好和對人生的思考,互相學習互相成長。”
喜歡小孩 她說做老師幸福感很高
陳凌芝 南師附中新城小學南校區語文老師
最高學歷:安徽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研究生
圓圓的臉,大大的眼睛,笑起來還有一對可愛的小酒窩……同學們都親切地稱陳凌芝為“橙汁”姐姐。她曾獲“建鄴區優秀班主任”稱號;所帶班集體曾被評為建鄴區“優秀班集體”;在南京市“我的中國夢”才藝比賽中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她指導的多支雛鷹假日小隊在區、市被評為“優秀雛鷹假日小隊”;多篇德育論文在區里獲獎。
“之所以選擇做一名小學老師,可能跟我的性格和家庭環境有關系,我的爸爸媽媽都是老師,我從小就喜歡小孩,鄰居的孩子們都叫我‘靈芝姐姐’。”陳凌芝說,雖然有一些鄰居對她的選擇不理解,但是她覺得,每一行都不容易,想當好一名小學老師也是要付出努力和心血的。
陳凌芝的課堂幽默風趣,不是強硬的知識的灌輸,總能找到孩子們感興趣的切入點。她講起教育心得來滔滔不絕:“要細心觀察他們,有時候一個孩子突然不愿意舉手,可能是身體不舒服,你關心關注他,他就會特別感動。有的孩子字寫得不好,有一天寫得特別認真,老師及時表揚了他,他就會特別開心。”
陳凌芝說,她熱愛自己的職業,教師這個職業幸福感很高。“每一個寒暑假,我都會期待開學,跟孩子們見面。我會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以最好的狀態呈現在孩子們面前。”
專家觀點
極大完善中小學師資隊伍結構
還需加強師范訓練
“清北的碩士博士甚至海歸這些高學歷人才愿意投身基礎教育,這是一個好事情!高學歷人才的加入對中小學師資隊伍的結構是一個很好的補充。你有一桶水,才能給別人幾碗水,高學歷人才多學科學習經歷的訓練和豐富的知識結構以及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體驗對青少年成長很有幫助。”南京師范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飛表示,同時,高學歷人才在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毅力和品性、學習動機以及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方面都能給孩子積極的影響。
殷飛提醒,這些高學歷人才進入基礎教育,還需要加強師范訓練。“并不是說一個博士就一定能教好小學生和中學生的,還要加強教育學、心理學、課程論、教學論等教育學基礎知識的訓練和研究,加強師德、教學教法方面的培訓。”(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