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茂名化州市南盛鎮中心幼兒園,墻飾環境隨四季更替而變化,每面墻都能“說話”。而該園剛成立時,墻面還是一片空白。改變的背后,是化州市推動河西街道中心幼兒園等城區幼兒園發揮資源、管理優勢,對鄉鎮中心園點對點進行幫扶。
為補齊鄉村地區、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區學前教育資源,近年來,化州市以問題為導向,打出增加資源供給、加強師資建設、提升保教質量等組合拳,推動學前教育擴容提質。目前,化州市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2.49%,普惠園在園幼兒占比達94.24%。
多渠道挖潛,擴充農村學前教育資源
合江鎮正著力打造縣域副中心,但原有學前教育資源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2015年,化州市合江鎮中心幼兒園在政府、鄉賢等多方助力下高起點建設起來,為周邊居民提供約580個優質學位。開園僅一年,該園就獲評茂名市一級園。
“我們提前測算學位需求,城鄉一盤棋布局謀劃幼兒園建設。”化州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廖建詩介紹說,該市將發展學前教育納入全市教育發展規劃,按常住人口規模推進農村園建設,現在每個鎮都建成了一所公辦中心園。同時,化州市制定分年度實施方案,建立工作臺賬,為新建公辦園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實行聯審或“一站式”審批,加快建設速度。
化州市幼兒園辦園質量高,學位供不應求。化州市教育局聯合相關部門,直面土地緊缺等困難,將化州市幼兒園旁邊的老舊建筑改建為新教學樓,新增200多個學位。
近年來,化州市大力挖掘各鄉鎮村潛力,從新建、改擴建幼兒園等多方發力,多途徑擴充鄉村地區學前教育資源。2020年,化州市新建8所、擴建5所公辦園。
精準培訓,夯實農村幼師保教能力
在河西街道中心幼兒園跟崗學習一年后,中垌鎮中心幼兒園教師李華梅課程安排、教具設計等能力大為提升。在全市幼兒園優秀課例評比中,她的課例“有趣的膨脹”斬獲一等獎。
“師資強起來,鄉村園辦園質量才能提上來。”廖建詩表示,近年來,化州市優化增量、提升存量雙向發力,通過園本培訓、師徒結對、專題教研等方式,不斷夯實鄉村園教師的保育教育能力。
化州市將鎮區中心園、龍頭園打造成鎮區的教師培訓中心,帶動所在鎮區幼兒園全面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化州市還以需求為導向,通過明確培訓需求、優化培訓課程、整合培訓資源,針對鄉村園教師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痛點”,精準開展分層分類培訓,注重理論培訓與保教實踐相結合,幫助更多青年教師知行合一。
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師的凝聚力?這曾讓河西街道中心幼兒園園長何彩云犯了難。化州市幼兒園園長邱一霞送來了“及時雨”,她引導何彩云結合幼兒園實際,制定團隊建設方案,并通過開展活動強化落實。如今,該園教師團隊凝聚力顯著提升。
此外,化州市還大力推進名園長、名師工作室建設,讓名園長、名師等“領頭羊”引領更多園長、教師成長。
先進帶后進,提升農村園教研質量
在游戲區域,化州市幼兒園的孩子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用功能多元、可任意拆分組合的低結構材料制作木偶,玩出精彩、玩出童真。
木偶戲是化州市傳統藝術之一,在專家指導下,化州市幼兒園努力研發木偶戲特色課程,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提升語言表達、藝術審美等能力。該園“傳統木偶戲藝術在自主游戲中的利用和研究”課題被評為茂名市重點課題,還通過送教下鄉、送課下鄉等方式,帶動多所鄉村園開展木偶戲特色課程。
“鄉村幼兒園單靠自身力量,難以走出低層次發展的慣性路徑,而為每所園都配備優質的專家資源也不現實。于是,我們引導化州市幼兒園等優質園先行先試,在高校和業界專家指導下,為全市游戲課程建設、活動開展等,探索路徑、總結經驗,并向鄉村園做好推廣。”廖建詩說,化州市幼兒園等優質園以更高層次的教研驅動課題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園本教研經驗。同時,通過優質園“先進帶后進”形成的教研聯合體,也以點帶面地提升了更多鄉村園的教研水平。
為促進城鄉幼兒園美美與共,化州市將化州市幼兒園等三所幼兒園打造為“頭雁”,通過劃片幫扶、送教上門等方式,帶動鄉鎮中心園提升質量,形成“頭雁引領、群雁齊飛”之勢。目前,化州市的鄉鎮中心園已發展為各鎮學前教育的“領跑者”,并開始帶動村級園共奔優質路。(劉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