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 全面貫徹執行“零起點”教學
2021-08-24 11:21:01 來源:江南晚報
1
聽新聞

孩子上小學,開啟全新的學習之旅,你準備好了嗎?落實“雙減”,江蘇省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今年秋學期開學后,全省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和有需要的學生全覆蓋。這給家長帶來福音,讓教育回歸本質,我們怎么做?

學科“零起點”,培養好習慣

一年級新生入學后,學校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從“零起點”開展教學,不得拔高教學要求,不得加快教學進度,全面貫徹執行“零起點”教學。這個規定引導大家讓孩子輕松、快樂地學習,不要有違反孩子成長規律的超前教學行為,不要對孩子的智力過度開發,更關注孩子身心健康,更關注他們自由選學自己感興趣的課外讀物。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注重好習慣的養成,培養孩子的哪些習慣?

“聰明”看習慣。“聰”字,我形象地看成是由“耳、眼、口、心”組成,耳朵聽得清,眼睛看得明,口會說,心里記,“耳眼口心”日日用,月月練,就變得越來越“聰明”啦!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培養孩子這樣幾個習慣:學會傾聽、學會觀察、學會表達和學會思考。試想,孩子在這幾個方面能力越來越強,還有什么是學不會的呢?提前認識了拼音、會多做算術題的優勢只能是越來越不明顯,“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商業廣告是舉辦特長班、興趣班等眾多機構的誤導。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是我的孩子有良好的聽話習慣嗎?沒聽完就插嘴嗎?還是聽完后總是不作出回應?告訴孩子耳朵是用來聽的,當別人說話的時候要注意傾聽,聽完聽懂后才能知道別人說了什么,才能保證自己說的話正確。看一樣東西也是如此,有人熟視無睹,而有人觀察仔細。同樣一朵花,有人看到了花瓣,有人還看到了花蕊,有人還看到花上的小蜜蜂和毛毛蟲,有的人看到花兒好像在歡笑。說話也要學習,學會大方地說,用合適的聲音說等等。遇到什么問題不能總說“我不行!”要對自己說“我能行!”不會的可以說“讓我想一想”,暗示自己多思考。

學習多樣化,興趣發展多

小學低年段每天不留書面作業,2021年秋學期開學后,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學校每周5天,每天至少提供2小時的課后服務,復習、背誦、看課外書等口頭作業也都可以在學校完成。因此,可以說,學科學習完全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同時考慮學習的多樣性,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家庭的情況,引導孩子自由地探索感興趣的東西。

閱讀的興趣。《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課外閱讀:“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課程總目標則相應提出了“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的量化要求。第一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培養閱讀的興趣既可以作為一個愛好,同時又是一項本領。

畫畫、彈琴、跳舞、唱歌等藝術興趣的啟蒙;下棋、擊劍、打球、航模等運動興趣的開發??傊?,至少要培養一個興趣愛好。

親近大自然,鍛煉身體強

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的身體是學習之本,事業之本,沒有健康的身體就沒有一切。孩子要有營養合理的飲食,持之以恒的鍛煉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鍛煉這件事進入生活每一天,帶著孩子一起鍛煉,讓孩子更有勁頭。培養孩子的健康習慣,父母堅持刷牙、健身或注重飲食健康,都是在向你的孩子灌輸一種觀念: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節假日全家多多出游,一起觀察周遭世界,鼓勵孩子用語言交流,和他人交往。

小學學習是個起點,也正是習慣、興趣等各方面的切入點,抓住這個良好的契機,是孩子獲得幸福的方法。泰勒·本·沙哈爾《幸福的方法》中這樣說道:“父母真正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作者系江蘇省無錫連元街小學語文老師,高級教師,梁溪區名師,無錫市語文學科帶頭人)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