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橘子,大學問!一起去看成都十二幼幼兒的“橘子之旅"
2021-12-12 10:32:11 來源:成都市第十二幼兒園
1
聽新聞

經過了春的期待,夏的守護,秋的收獲,沉甸甸的橘子,點綴在樹葉間,像一個個小燈籠在陽光下閃耀,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這是獨有的初冬韻味,也是大自然賜予我們最好的教育契機。近日,成都市第十二幼兒園中一班開展了 “奇妙的橘子之旅”主題教育活動。

主題緣起

秋日的一個清晨,成都市第十二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的晨間游戲在騎行區玩耍,車子在車道上來回穿梭。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哇!快看,好多的橘子啊!”其他小朋友聽見了都騎車過來——橘子紅了,可以吃嗎?好想吃橘子!為什么有的橘子是黃黃的,有的是紅紅的呢?

“暖小寶”的摘橘大行動

發現橘子,騎行區的小朋友們紛紛圍住這顆橘子樹,你一言我一語說興奮地說著“哇,好多好多的橘子,摘一點回去吧!”,可是橘子樹太高了,怎么也夠不著,怎么辦呢?

抱樹搖搖,橘子會掉?

“我來抱你,你上去摘”

“使勁搖,可以把橘子要下來”

看到樹上掛了這么多的橘子,小朋友們興奮得不得了,大家都躍躍欲試,趕緊行動了起來。但因身高的限制,大家都失敗了。

身高不夠,椅子來湊

小朋友們使用抱樹搖搖法后一個橘子也沒掉下來,橘樹這么高,怎么樣才可以摘到橘子呢?既然身高不夠,小朋友們決定用椅子來湊。

怎么摘下來?——摘橘的N種方法

站在椅子上嘗試了好幾番還是沒能成功,回到班級后老師和小朋友們基于自己的生活經驗七嘴八舌的討論了起來……

“可以用無人機去摘橘子。”

“我們請一只猴子來幫我們摘桔子。”

“給消防員叔叔打電話,用消防車,站在消防車上升上去,然后就可以摘到了。”

“用消防車的升降梯。”

“我用一個大梯子直接爬上去,保安叔叔修燈泡的時候我看到過高高的梯子。”

“拿個掃把打下來,或者站在樓房上摘。”

小朋友們用繪畫的方式表現了自己的想法。

實施方案,嘗試摘橘

討論后,孩子們決定開始實施方案,他們分成了不同的小組,一起解決高空取“物”這個大難題。

站到樓房摘橘子

站在房子旁,房子看似離橘子樹很近,但是站上去才發現太遠了,根本摘不了。

泡沫積木搭竹梯

一番嘗試后,因為橘子樹離得比較遠,還是沒有摘到橘子,孩子們決定在幼兒園內找找新工具,在尋找途中,他們有了新發現。

“這里有好多泡沫積木呀,它們堆在一起真高,應該夠得著桔子。”

“我們一起運積木吧!搭一個高高的梯子。”

找保安叔叔借梯子

一番嘗試,泡沫積木搭的梯子還是到不了,積木撘高了搖搖晃晃還不安全,只差一點點了,孩子們立馬決定換一個方案,找保安叔叔幫忙。

在小朋友們的甜言蜜語中,成功的借到了梯子,也在保安叔叔的幫助下成功摘到了橘子。

解鎖新工具——耙子

保安叔叔帶來了他的神奇工具——耙子。

“摘到了,摘到了!”

一番努力下,孩子們摘到了好多橘子,騎行區傳來了孩子們歡呼雀躍的歡呼聲,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

(二)“暖小寶”的橘子分享ing

伴著歡聲笑語,小朋友把采摘到的橘子裝好、運回了班級。

“老師,看著橘子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小朋友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分享橘子,回到教室大家爭先恐后第準備著,一起數橘子、洗橘子準備開始分享大會。

橘子有幾瓣?

分享橘子的時候,有一個小朋友把橘子剝開,自言自語地數了起來:“7.8.9....14.15...”越數越多、根本數不清……

“我的橘子有10瓣”

“我第一次是10瓣,怎么第二次又是12瓣了呢”

“老師,越數越多是因為你數過就不能再數了”

老師說:“怎么樣才知道哪一瓣是數過的呢?”

“用手指著,數到這一瓣就不能在數了。”

“用手掐個印子,數到這里就不能數了。”

“做個標記,就知道了。”

聽了大家的討論,孩子們在橘子上做了個標記,又開始數了數,“老師我的橘子有10瓣,反著數也是。”

酸出表情包——甜到心坎里

小朋友們期待已久的橘子分享會開始了,摸一摸,橘子軟軟的,皮兒薄薄的,聞一聞,橘子香香的,嘗一嘗,橘子……

“太酸了,老師!”

“酸得我眼淚都出來了!”

“不吃了,簡直太酸了,比酸酸糖還酸!”

橘子的味道似乎和朋友們想的不太一樣,一筐的橘子瞬間冷門了起來,大家都不愿意吃了,這么多的橘子是要浪費了嗎?

“放一放,多放幾天,腌了或許會變甜吧。”

“吃一口橘子喝一口水。”

“我吃子過橘子罐頭,很甜,我們一起做橘子罐頭吧!”

橘子罐頭這個主意小朋友們紛紛贊成,可是橘子罐頭要怎么做呢?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去查閱資料,在班級老師也和小朋友一起觀看的罐頭的做法后大家準備開工了。

洗橘子、剝桔橘子、放白糖一氣呵成,橘子罐頭封蓋了,剝下的桔子皮可以做什么?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還做了橘皮糖,就這樣酸出表情包的橘子變成了甜到心坎里的“甜蜜蜜” 。

“暖小寶”玩轉橘子

橘子沉or浮

老師問:“你們猜橘子放進水里是沉還是浮呢?”

“橘子很重肯定會沉下去。”

“我覺得會浮起來。”

小朋友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于是老師讓全班小朋友一起進行了猜想及實驗驗證、記錄,實驗結果為:實驗為沒剝皮的橘子會浮起來,剝了皮的橘子會沉下去。

泡個養生腳

實驗后剝下來的橘子皮,除了做橘皮糖,還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做橘子燈。”

“桔皮還可以泡腳呢!可以殺滅一部分足部的細菌。”

我們的橘子書

這是成都市第十二幼兒園的小朋友和橘子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出版社是中一班哦!

猜猜剩下的橘子皮,他們還會用來干嘛?

一場橘子的甜蜜之旅,看似始于偶然,卻來自成都第十二幼兒園孩子的生活,讓孩子自主推進課程是這樣的有趣。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又進一步認識了橘子,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際操作等方式,發現了橘子的很多寶藏。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第十二幼兒園關于橘子的游戲活動還有很多,仍在繼續呢……(李林)

成都十二幼,橘子,幼兒自然教育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