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做幼師不再稀奇 幼兒園有男教師十分必要
2021-12-14 14:30:43 來源: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
1
聽新聞

給小女生扎辮子,每天在幼兒園門口迎接孩子們到來,帶幼兒進行體育鍛煉,教會小朋友遇事要勇敢……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男幼師出現在幼兒園中。他們的到來,給原本女性居多的幼兒園帶來一些新氣息。

近日,在武漢市實驗幼兒園,武漢市男幼師俱樂部的男幼師們齊聚一堂,討論如何科學帶娃,反差萌滿滿。趁此機會,極目新聞記者也走進這群男幼師,了解他們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男性做幼師

不再稀奇

“你一個男的,為什么會去當幼兒園老師?”2014年,當武漢市江漢區啟慧幼兒園的男幼師劉沛回到家鄉宜昌與初中同學聚會時,被同學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沒有猶豫,他告訴同學:“因為喜歡”。

男性當幼師怎么了,丟人嗎?在外人看來或許有點。當時劉沛的家鄉,還未曾出現過男幼師的身影,甚至連幼兒園里的保安,也只招得到年齡大的男性。“傳統思想下,帶孩子的工作就得交給女性,男性就不該從事此類工作。”劉沛說,在他看來,這些看法都是偏見。

從小,劉沛就想成為一名老師。高考后填志愿,他也順理成章的選擇了教育專業。臨畢業,家人對他想成為一名幼師感到不解。“當時,家人覺得這件事我做不好,所以我偏要做好給他們看,而且我也想將專業學以致用。”

其實,做出這個決定劉沛并非意氣用事。從黃岡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前,劉沛曾前往廣東省佛山市一家幼兒園實習。彼時,這家幼兒園不僅有男幼師,還有許多男性外教在此工作。看到許多沿海發達城市已出現男幼師的身影,加上自己對幼兒的喜愛,劉沛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并在畢業后考入江漢區啟慧幼兒園。

“最初,父母和外人提起我的職業只說是老師,甚至連許多親戚都不知道我是一名幼師。”劉沛說,隨著社會觀念的不斷開放,現在父母已能很驕傲地告訴別人,他們的兒子是一名優秀的男幼師。

寶寶說“好喜歡好喜歡”

其實,在剛進入武漢市常青童馨幼兒園時,李智超打心底里不認同自己是個老師。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年齡小,作為專職體育教師的李智超,組織孩子們進行體育鍛煉時,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再加上每天耳邊重復的孩子們幼稚又吵鬧的對話,這個年輕的男孩有些崩潰,甚至還會懷疑自己為何要從事這份工作。

但一次課上,一位小朋友送來的一張賀卡和一封親筆信,讓他真正感受到了孩子們的愛與認同。“小朋友在信里寫,李老師我真的好喜歡好喜歡你呀,喜歡你每天早上在幼兒園門口和我打招呼,也喜歡你每天帶我們做游戲。”收到信后,李智超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在孩子們心中的分量。過去的不解、無助,在打開這封信時瞬間消失。學生的愛,讓他打心底對自己的職業增添一份認同。

“男子漢不能隨意哭,有事老師幫你解決,不哭才能把事講好。”陳柄旭是武漢市常青童夢幼兒園的一名專職體育老師,為了追隨愛情,從河南老師辭職來到武漢,成為孩子們的“柄爸爸”。在他看來,孩子們敏感又聰慧,雖然年齡小但也能看得出來,大人是真心還是敷衍。

陳柄旭說,自己班上曾有一個遇事愛哭的小男孩,由于孩子父母離婚,長期跟著媽媽生活的孩子性格有些陰柔。家訪時,他從孩子媽媽處得到這個消息后,便決定為其補上一些“男性的關愛”。

后來,每當在園里看到這個孩子,陳柄旭都會主動上前與他擊掌,并在合適的時機,著重為孩子做“男子漢氣概”的示范。漸漸地,孩子與他接觸變多,“愛哭包”遇事也變得堅強許多。看到自己對孩子產生了好影響,陳柄旭有種發自內心的成就感。

家長說他們溫柔堅毅

因為人數少,男幼師在幼兒園也更容易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歡迎。“原本在家嬌生慣養的小公主,也被吳老師帶得堅強起來。”漢陽區玫瑰第二幼兒園學生家長張女士說,她的兩個女兒都是該園男幼師吳炎坤老師的學生,她們都稱他為“爸爸老師”。

“2016年,我家大女兒被分到吳老師班上,當時我還很擔心,一個年輕又沒結婚的大男孩,照顧小女孩方不方便。”張女士說,最初她有點擔心,但很快就被吳老師折服——每次孩子回家,都會提到今天“爸爸老師”在幼兒園帶他們做了哪些活動,吳老師梳的小辮子,比她梳的還好。后來二女兒也成為吳老師的學生后,在家被寵成“小公主”的她也變得勇敢起來。

“吳老師帶孩子戶外活動時,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會設計如跳馬等富有挑戰性的活動。剛開始我怕孩子做不到,還跟吳老師交流。但在他的堅持下,娃不僅勇敢地完成各項挑戰,生活里膽子也大了許多。”她說。

“從心理和生理來講,幼兒園都需要男老師。男女老師帶班理念不同,男老師帶出來的學生性格會更加果敢,女老師帶出的學生則更加細膩。”武漢市實驗幼兒園男幼師陳志斌說,就像在幼兒園跳操,女老師帶孩子們做操姿態優美更像跳舞,但男老師帶的學生動作會更有力量。除了跳操,在戶外運動時,男老師更敢于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活動,鍛煉學生的勇氣讓孩子更加勇敢。

在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學院院長卓萍看來,幼兒園有男教師十分必要。“不同性別的老師能帶給學生不同的感受,男教師任教幼兒園不僅能讓孩子接受更多元的教育,也能開闊視野,讓他們收獲‘媽媽’般關愛,也得到‘爸爸’般的關愛。”

男幼師

仍有發展瓶頸

如今的幼兒園,依然是女性老師居多,男老師進入幼兒園后,教學風格不自覺地會受大環境影響。

“女老師帶學生的方法比較溫柔,男老師則不會。例如班上有個小朋友哭了,女老師會把小朋友拉到一旁輕聲安慰,而我們則會讓他們不要哭,只有不哭老師才能聽清你的問題,好好幫你解決。”武漢市男幼師俱樂部的老師們說,幼兒園男老師較少,在初入幼兒園還未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時,容易受女老師影響,特別是對待學生時說話方式和肢體語言,非常容易同化,能堅持自己的教學風格實屬不易。

除了堅持自己的教學風格外,對男幼師們更難的,是得到社會的認可。在采訪中,有男幼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上升途徑窄也是限制男幼師在幼兒園發展的原因之一。

還好,這群男幼師們找到了組織——武漢市男幼師俱樂部。有了同伴交流經驗、相互學習,堅持自己的風格也變得容易得多。除了在武漢市各園的相互交流,團隊成員還曾赴鄂州市、英山縣支教,甚至還曾前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樂市,為該地的幼兒園組建了一支幼兒足球隊,為當地幼教打開了一個新的教育模式。

卓萍說,男幼師找準發展路徑,從不同方面給予他們職業發展的指導,是幫助他們突破發展瓶頸的方法之一。同時,根據男幼師們各自的特點來為其做職業規劃,更能發揮他們的自身優勢,也能讓他們在這行做得安心。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