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十二幼以持續性探究為中心,助推幼兒學習與成長
2021-12-21 12:15:25 來源:成都市第十二幼兒園
1
聽新聞

為了引導教師科學觀察和正確解讀幼兒行為,更好地支持和促進幼兒的發展,扎實推進課程建設工作。2021年12月17日上午,成都市第十二幼兒園藍光分園為成都十二幼集團教學部的所有教師呈現了一場以班本課程案例分享為主題的教研活動。集團副園長孫倩、朱燕,教學部副部長徐寧,各園點負責人、業務園長、保教主任、新教師參與了本次研討活動。

聽成長的故事

幼兒園的點點滴滴和一草一木都蘊含著教育價值,來自藍光分園的趙航老師分享了幼兒與柚子樹的四季故事。老師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抓住果樹“生長-結果-修枝剪葉-照料”這一教育契機,從春聞花香,夏綠樹葉,秋結果實,冬養枝丫入手,將生命的輪回留存幼兒身邊。

水碾河園區的廖雯老師分享了幼兒的一場造紙初體驗。在班本課程活動中,教師做幼兒成長背后的推手,幼兒在玩中發現身邊的趣味科學。

府青園區的劉麗英老師分享了幼兒的一場奇妙橘子之旅。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際操作,幼兒采摘橘子-分享橘子-玩轉橘子,看似偶然,卻是孩子們自主探究、老師隱身推進的班本課程。

生命是動態發展的歷程,教育是塑造完整生命的活動。藍光分園的崔真珍老師分享了幼兒與火龍果的奇妙故事。從衣服被弄臟轉變為火龍果汁扎染、火龍果汁拓印、尋找大自然的染料,不斷生成并推進更多元化的班本課程案例。

辯成長的問題

故事分享后,參會教師交流了班本課程案例中的收獲、價值,并著重從班本課程背景、課程的實施、教師分析和反思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

“你認為是預設的班本課程還是生成的班本課程更有利于幼兒的成長發展?”辯題一出,就引發了參會教師的積極思考,并組成了正反兩方,各抒己見、妙語連珠,各種案例信手拈來。

學助力成長的經驗

藍光分園業務園長孫薇前期通過問卷星對各園點教師在撰寫班本課程案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梳理,基于教師的困惑,圍繞《如何撰寫班本課程案例》進行了專題培訓,針對案例的標題、背景、內容、分析、反思與調整、總結展開講解,并分享了優質案例公眾號和好書推薦,參會教師受益匪淺。

理課程實施的核心

成都市第十二幼兒園集團教學部部長孫倩從班本課程的聚焦點出發,帶著老師們重溫了關于課程的三個核心問題“兒童在哪里?學習在哪里?發展在哪里?”,并建議教師從“三問”中思考與反思,對學習和課程進行再認識、再發現、再探索。

集團教學部副部長徐寧充分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動的成效性,鼓勵老師們通過實踐總結經驗,并從挖掘資源、發現問題、記錄活動、梳理課程和分享案例幾個方面對班本課程的梳理提出了新的思考和要求。

此次班本課程案例研討活動為老師們搭建了一個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平臺,引領老師們始終站在“兒童中心,課程隨行”的視角,在課程推進的過程中,追隨幼兒興趣和需求,以真實問題為導向,以持續性探究為中心,助推幼兒學習與成長。(李林)

成都十二幼,持續性探究為中心,助推幼兒學習與成長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