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提高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2022年4月6日,張川老師走進成都市鼓樓小學聽評青年教師隨堂課,指導“33式”團隊教研工作,全體數學教師參與了此次活動。
研·聽課
郭莉老師執教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長方體的體積》。郭老師的課堂關注學生的預學生成,教學緊扣主題,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從“長方體的體積與什么有關”到“與長、寬、高有什么樣的關系”,引導學生提出猜想,多角度驗證,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歸納概括能力。
研·交流
課堂展示之后,張老師與全體數學教師齊聚五樓多功能室開展交流活動。
數學教研組長郭莉老師結合“33式”校本教研方案,簡要介紹了本學期“一課三磨”小團隊的構成與分工,并再次呈現雷妮婭老師執教《比例尺》的磨課之旅。
雷老師和郭老師分別就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環節進行說課,同時對課堂教學進行自我反思。小團隊成員則按照分工分別從“作業設計”“教學環節與目標”“學生生成與知識掌握程度”三個角度分析了教學中的得與失。
張老師對兩節課進行細致點評,肯定了教師們在教學中的思考,認同小團隊在教研過程的重要作用,同時也為青年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出了合理建議。
回顧整個磨課歷程,在學生少、教師少的條件下,小團隊展現了非常重要的優勢。小團隊成員可以不固定時間、地點、形式隨時交流,甚至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進行磨課,跨不同年級的成員正好為研究課的結構化備課提供了便利。全員卷入、全員參與的教研形式,不僅讓老師們體會到從迷茫到清晰的成就感,也讓大家意識到團隊力量的重要性。
相信鼓樓小學的數學老師在專家引領的一次次教研活動中,定會有自己的收獲和思考,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帶領著孩子們在數學的知識王國中盡情暢游。(江蕾)
鼓樓小學,點燃數學激情,綻放思維火花